首页 资讯快递 地理视野

海珠湿地“三进“模式谱写自然教育新篇章——2018年海珠湿地日宣传活动顺利开展

2018-10-16 16:34

摘要:海珠湿地“三进“模式谱写自然教育新篇章——2018年海珠湿地日宣传活动顺利开展。湿地

2018年9月29日,是海珠湿地开园六周年,为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宣传海珠湿地保护成效,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湿地保护事业,推动海珠湿地“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简称“三进”)战略发展再上新台阶,在广东省林业厅、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海珠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主办了主题为“携手同行,游学自然”——2018年海珠湿地日宣传活动。

此次活动得到了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参加活动的还有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千禾基金、原本自然等社团组织和相关企业代表,海珠湿地自然教育“三进”项目第一批20所小学校长、10家企业负责人、10个社区代表及参与自然教育校本课程的9位老师,环保志愿者及小学生代表等约150人。


QQ截图20180929150852 - 副本
微信图片_20180929162603

联合打造全国湿地宣教和自然教育示范营地

海珠湿地自然教育始于2013年底,在2015年2月2日成立了海珠湿地自然学校,通过引入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作为支持机构,引入众多自然教育机构作为课程执行的主要力量,并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分别向学校、企业和社区输送有针对性的自然教育课程,实现了海珠湿地“三进”策略,让公众从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慢慢加入到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行列,逐步形成自然教育的“海珠模式”。目前海珠湿地自然教育已走进广州70多所中小学校,联合10多家机构开设自然课程、研学旅行、夏令营、春秋游活动约800场,影响、熏陶受众100万人次,是全国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实践基地、全国林业科普基地,获评为全国自然学校试点单位。

为继续深化在湿地科普宣教领域的规划、培训、社会参与等合作,推动我国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领域的科普宣教工作个性化、有效性实践,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联合海珠区教育局落地海珠湿地“三进”项目,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共同启动“海珠湿地自然教育示范营地”规划,并由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局长李东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总干事卢思骋先生、阿拉善 SEE 生态协会李滨先生共同签订合作备忘录。
QQ截图20180930094840

世界自然基金(WWF)是世界最大的、经验最丰富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机构,在全世界拥有超过500万支持者和超过100个国家参与的项目网络,其在中国从事的项目涵盖了物种、森林、生态足迹、环境教育等领域;而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是中国首家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以企业家为主体,以保护生态为目标的环保公益机构,旨在搭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环保平台,共同推动国家生态环保事业发展。湿地公园是开展生态教育、传承生态文化和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面向公众开展基于湿地保护的环境教育是社会的客观需求,也是自然保护机构和国家湿地公园所肩负的时代使命。通过共同启动“海珠湿地自然教育示范营地”项目,各方将利用各自专业优势和平台资源,在湿地科普宣教的理论和实践、人才培养、营地规划建设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探索城市湿地与自然教育多元化发展,共同打造“海珠湿地自然教育示范营地”,并推广其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湿地宣教和自然教育的示范基地。

“最美湿地志愿者”亮相,鼓励人人争做“守护者”

在保护湿地中,公众的参与必不可少,对湿地环境可持续发展而言意义重大。海珠湿地志愿者体系自2016年建设以来已初具规模,主要划分自然教育、户外活动、湿地保护、人民公社等四个板块,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营造了爱护湿地、保护自然环境的良好氛围,并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情响应,目前在册志愿者人数近1200人,服务时长累计达1万个小时,服务游客市民超20万人次。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肩负起了湿地“守护者”的责任,并为湿地保护工作建言献策。


/uploads/allimg/c181016/1539CXB2T30-43033.jpg

本次表彰的2017-2018年度“最美湿地志愿者”表现最突出的“广州好人”“五星志愿者”江海英女士,仅2018年度参加海珠湿地志愿服务累计达150个志愿时,其家庭还被评为2018年度“广州市优秀慈善家庭”。
QQ截图20180929160703

如今,湿地保护志愿者已成为海珠湿地的重要缩影,他们用爱心、耐心和细心服务每一名游客,热心保护湿地公园环境。据悉,本次“最美湿地志愿者”表彰是由海珠湿地和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共同认证,具有更广泛意义的志愿服务实践认证,未来海珠湿地也将加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阿拉善 SEE 生态协会在志愿者管理、人才培养、专业技能等领域的交流和借鉴学习,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 ,努力打造常态化、专业化、长效化的湿地志愿者队伍。

正式落地海珠湿地“三进”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等行动,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作为全国超大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海珠湿地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经济动力和社会效益,从“奄奄一息”的万亩果园到升级打造“海珠湿地自然学校”,其“湿地效应”的辐射范围和形式正在慢慢丰富延伸。

自建成以来,海珠湿地借助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和良好的城市湿地环境,积极探索“湿地+”发展模式,致力于将湿地保护理念、生态修复技术、自然教育实践、小微湿地建设等经验推广进校园、进企业和进社区,搭建一个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海珠湿地的引领示范作用。本次活动上公布了海珠湿地自然教育“三进”项目第一批20所学校、10家企业、10个社区名单,并为参与海珠湿地校本课程编写的老师及示范单位代表颁赠自然教育图书,其中包括龙潭小学、江南新村第二小学、卫国绕纪念小学、实验二小、南洲小学、凤江小学、园居社区、琶洲西南社区、雅郡花园社区、广东红云置业有限公司、广东树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广州班芙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单位。

校本40

#p#分页标题#e#

——进校园:海珠区是广州市老城区之一,教育资源丰富,共有中小学(含幼儿园)278 所。为了让湿地课程走进校园,吸引学生进入湿地,在海珠区教育局的支持下,今年海珠湿地联合9家学校精心编制了海珠湿地自然教育校本课程,并在13家小学2000多人次进行试课,开启了自然教育与校园基础教育无缝对接的先河。

——进企业:通过自然学校平台让社会企业支持自然教育机构开发湿地特色课程,并向学生和公众进行推广,既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了企业形象,同时也在自然教育起步阶段注入了关键的血液。目前海珠湿地与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已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香港南丰集团签署协议将自然课程送公众、送学校、送企业;联合阿拉善SEE公益基金打造全国首个绿色事业基地;引进科技企业的无人监测机、船,实现与企业共建自然教育基地,共推生态保护和自然教育发展。


/uploads/allimg/c181016/1539CXC59D0-M254.jpg
/uploads/allimg/c181016/1539CXCQ560-S0P.jpg

——进社区:海珠湿地致力于营造共建共享的和谐社区氛围,通过优先聘请周边村社村民管养果园、举办湿地杯社区足球赛、联合村社龙船队举办“湿地龙船景”等文体活动以及每年海珠区十余家养老、敬老院、周边村社回赠海珠湿地岭南佳果等方式,强化社区群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同时海珠湿地自然学校内拥有丰富的社区资源机构,将自然教育内容与其日常计生、禁毒及关爱弱势群体等活动相结合,培养周边社区居民爱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兴趣,丰富了湿地生态文化的内涵,使保护湿地和环境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活动结束后,来自龙潭小学的学生将深入海珠湿地开启他们的自然探索之旅,运用智慧和创意将树木材料“变废为宝”、聆听大自然奇妙音乐、认识湿地鸟类形态等趣味性强、内容丰富多彩的自然课堂一一呈现。


QQ截图20180930095520
QQ截图20180930095530

我国的自然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正加入到自然教育的行业中来,这更加需要政府机构、学校、企业、环保机构等自然教育资源通力合作。“携手同行,游学自然”,海珠湿地不仅作为原点,通过“三进”向社会辐射自然教育的光和热,也是云集社会力量共建自然教育的汇聚点。未来海珠湿地将以生态保护恢复为基础,联动社会资源力量,砥砺前行,积极探索社会参与生态保护和自然教育的新模式,努力实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推动我国自然教育新发展。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