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地理视野

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美丽林区_最新林业信息

2018-12-11 18:15

摘要:莽莽大兴安 湿地 白鹿岛晨雾 达尔滨罗的多彩景观 挂锯停斧 游客在零下46摄氏度的冷极村体验狗拉雪橇 中国绿色时报12月11日报道 1952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吹响了开发建设的号角,66年来,累计人工造林2000多万亩,提供商品材和林副产品2亿立方米,有力支

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美丽林区_最新林业信息

莽莽大兴安

 

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美丽林区_最新林业信息

湿地

 

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美丽林区_最新林业信息

白鹿岛晨雾

 

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美丽林区_最新林业信息

达尔滨罗的多彩景观

 

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美丽林区_最新林业信息

挂锯停斧

 

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美丽林区_最新林业信息

游客在零下46摄氏度的冷极村体验狗拉雪橇

 

  中国绿色时报12月11日报道 1952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吹响了开发建设的号角,66年来,累计人工造林2000多万亩,提供商品材和林副产品2亿立方米,有力支援了新中国开发建设。
  2015年4月1日起,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正式挂锯停斧,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2017年,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成立,标志着国有林区改革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开启了生态保护建设的新纪元。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生态功能区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8.2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集中连片的国有林区。
  林区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我们将牢记党的重托,牢记初心使命,努力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美丽林区,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突出生态林区实现两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实现了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修复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向以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的转变。
  更新思想理念,生态主业更加突出。内蒙古大兴安岭编制了《林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开展了“生态保护建设”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和“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美丽林区”专题培训研讨,主责、主业、主体意识更加突出。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新理念,突出管护培育、防范打击和灾害防控3个重点,推进林地“一张图”应用,实现监测与监督并重。强化保护区建设,提升了保护层次,构建森林大管护格局,加强森林防火预案、基础设施、队伍建设,提高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能力。加强监测预警,开展无公害防治等措施,增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控能力。林区正在形成立体化、网格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祖国北疆生态保护建设体系。在国有林区改革过程中,实行任务清单制,梳理七大类38项问题,全面启动生态保护建设购买服务。林区先行先试、转变职能,将发挥生态功能、提供生态服务、维护生态安全摆在工作重心。
  坚持绿色发展,转型路径更加清晰。内蒙古大兴安岭制订了《林区旅游“十三五”规划》《林区旅游业发展指导意见》《林业产业转型发展规划》《林下经济发展指导意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高效能运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弹好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生态旅游“协奏曲”,深入推进“旅游+”战略,开展了森林旅游节等重大旅游活动,林区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碳汇试点项目有序推进,碳汇交易额超百万元。林区还以旅游为主线,带动林下经济、特色种植养殖、经济林、碳汇等绿色产业的“1+N”转型思路已基本成型。
  持续改善民生,职工生活更加殷实。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林区统筹资金为职工增资,使职工年人均工资突破5万元,启动了企业年金制度,年安排资金1600余万元用于扶贫帮困工作,妥善安置了1.65万名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富余职工。切实巩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深远山区搬迁成果,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5.22万户林业职工搬迁到中心城镇。编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推动林区公路、机场、信息通信等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增加职工群众的获得感。
  建设美丽林区迎来新机遇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迎来了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美丽林区的历史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人民期待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下,中央和自治区相继出台政策措施,在财政、科技、金融服务、项目等多方面支持林业发展。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提升林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创造了新动力、提供了新能量。作为国有林区改革的试点,内蒙古大兴安岭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先行先试、深化改革,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这是党的重托,也是我们的目标和方向。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自然禀赋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77.44%,天然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居全国国有林区之首,森林年净生长量能够承担我国政府履行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承诺的1/10,庇护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10,水资源总量192亿立方米,野生经济真菌和植物近1200种。依托林区资源优势,我们要精准定位,发挥优势,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服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林区。同时,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产业扶贫,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变为金山银山,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林区美、林业兴、林工富”,为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作表率。
  实现美丽林区分三步走
  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大兴安岭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决守住发展、生态、民生底线,聚焦生态主业、抓住改革主线、突出转型主旨、强化党建主责,推动全面建成小康林区,把祖国北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力争到2020年,活立木总蓄积量超过10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0.86个百分点,达到78.3%,自然保护地面积达到188.5万公顷,比例达到17.6%。森林生态稳定性及抗灾能力明显提升,生态景观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精简高效管理机构基本建立,森林资源管护和监管机制基本建立,转型产业体制机制基本建立。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6.5万元,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同步建成小康。
  力争到2035年,活立木总蓄积量超过1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较2020年提高2.5个百分点,达到80.8%,自然保护地面积达到267万公顷,比例达到20%。生态状况更加优良,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抗灾能力和固碳释氧能力显著增强,生态保护建设初步实现现代化,现代化产业集群基本建成,美丽林区目标基本实现。
  力争到本世纪中叶,活立木总蓄积量超过1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较2035年提高0.5个百分点,达到81.3%,自然保护地面积达到374万公顷,比例达到35%。建成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满足林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产品的需要,现代化美丽林区目标全面实现,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实现上述目标,内蒙古大兴安岭将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现代化美丽林区建设的政治保障。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思想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打造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提升宣传思想工作质量,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力弘扬林区文化,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推动群团组织提高工作和服务水平,实现党的领导全覆盖。
  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现代化美丽林区建设的核心理念。准确把握生态与产业、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守生态红线,建立严格的林地保护、森林保护、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经营等各项制度,建立以生态保护建设为主要指标的绩效管理和考核机制,持续保持对破坏森林资源和蚕食林地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提升保护水平,加强森林灾害防控力度,主动承接乡村振兴战略、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天然林资源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国家重点工程,积极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建立完善的自然保护体系。对接金林工程、生态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等项目,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机械化、航空等现代装备在生态保护建设上的应用,实现生态保护建设科学化。
  把改革创新作为现代化美丽林区建设的动力源泉。推进政企分开改革,完善国有林管理机构组织设置,逐步加快理顺管理体制。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机制,全面推行生态保护建设购买服务,形成完整统一的购买服务制度。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林业调查规划、营造林等服务和技术模式输出,提升改革的综合效益。持续巩固和保持全面停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剥离改革成果。推进国有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推动林业科技、绿色金融和管理创新,全面增强林区发展内生动力,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实现制度建设标准化。
  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现代化美丽林区建设的重要支撑。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内蒙古大兴安岭“1+N”发展体系,促进产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世界地标性生态旅游目的地、国内知名森林养生胜地、国有林业最大碳汇储备区、国内重要森林绿色食品和中药材供应区、国家重要木材战略储备区,建立金融服务、创新孵化、政策帮扶、管理运营四大平台,创造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实现转型产业生态化。
  把提升质量作为现代化美丽林区建设的主攻方向。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改善林区道路、通信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增强生态监测、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自然灾害应急能力。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建设、森林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林下产业发展等规划及相关配套规划的论证研究。注重各类规划的整体性、关联性、导向性,全面统筹,协调推进,全面提升优质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实现质量效益最大化。
  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现代化美丽林区建设的根本目标。建立完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巩固棚户区改造、深远山区搬迁成果。充分利用国有林区改革的政策机遇,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扶持、就业创业、精准扶贫等惠民政策,形成“政策+资金+林户”的政策联结机制。加强扶持引导、技能培训,建设林区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形成“项目+技能+林户”的项目联结机制。鼓励职工群众依托林区资源优势创新创业,促进收入多元化,形成“企业+基地+林户”的市场联结机制。与属地政府共同推进城镇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打造林区公路、铁路、航空外联内通新格局,持续改善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民生建设长效化。(图片由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提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