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地理视野

湿地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土_最新林业信息

2018-12-15 06:18

摘要:自由自在的丹顶鹤 湿地风光 冬日湿地美景 春唤池水绿如蓝 中国绿色时报12月14日报道 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开展湿地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目的,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设立,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保护和管理的特定区域。近年来,

湿地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土_最新林业信息

 

湿地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土_最新林业信息

自由自在的丹顶鹤

 

湿地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土_最新林业信息

湿地风光

 

湿地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土_最新林业信息

冬日湿地美景

 

湿地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土_最新林业信息

春唤池水绿如蓝

 

  中国绿色时报12月14日报道  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开展湿地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目的,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设立,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保护和管理的特定区域。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将其作为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当前形势下维护和扩大湿地保护面积直接而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湿地公园是自然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既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湿地多种功能效益,同时满足公众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社会的参与和科学的经营管理,达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持湿地多种效益持续发挥的目标。对改善区域生态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截至目前,全国已发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898处,正式授牌的国家湿地公园258处。按照规划,我国国家湿地公园的规模将不断扩大。
  为了促进我国湿地公园科学健康发展,今天本刊特别选取了湿地保护建设有创新、有举措、有成果的部分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典型,以共享发展经验。
  句容赤山湖
  打造生态环境支撑区
  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因连接太湖和秦淮河两大水系,孕育湖熟与秦淮两大文化,而被誉为“秦淮第一湖”。公园内有维管植物348种,其中包括野菱、野大豆、水蕨等濒危物种。鸟类多达120余种,包括国家I级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极危等级鸟类青头潜鸭等。赤山湖的湿地区位极为重要,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秦淮河流域以及下游南京市水生态安全。
  自2013年赤山湖湿地公园申报获批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后,通过三岔湖湖滨带修复工程、环湖清淤及边坡整治工程、白水荡湿地修复工程、花兰墩湿地修复工程,成功修复受损湿地面积共675公顷,包括退渔还湿工程360公顷。湿地公园内生态系统和动植物栖息环境不仅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湿地用水得到充分保障,水环境质量也得到了不断优化与提升。
  为进一步巩固生态成果,湿地公园积极进行科普宣教活动。目前,湿地公园已建成一处面积1000平方米的科普宣教中心,以多样的宣教形式,开展丰富的宣教内容。每逢“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都大力开展不同主题的湿地保护宣教活动。还不定期组织社区民众、学生以及志愿者参与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社会实践活动。举办湿地宣教进社区等活动,印制和发放湿地保护宣传手册。并通过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官方网站以及各种媒介开展湿地科普宣传。已实现了标识系统、导视系统、二维码以及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全覆盖。
  湿地公园已全园设置水文水质、野生动植物等监测点,并在沿湖周边新建2处管护站、3处观鸟点。与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环科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研监测工作,建立水质、鸟类以及湿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档案资料。
  根河源
  别具一格的冷极湿地
  夏季气候凉爽宜人,绿茵遍地,冬季风景更是别具一格,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四季景色都颇为壮观。
  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深藏于大兴安岭腹地,冬天的气温最低可达零下40多摄氏度,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97%,有各类湿地面积2.03万公顷,拥有森林、沼泽、河流、湖泊等多种生态系统,被誉为“中国环境教育的珠穆朗玛”“中国冷极湿地天然博物馆”。
  近年来,湿地公园围绕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质及野生动植物监测等,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攻关,建成了水獭保育区,并为保护湿地野生动物、维护湿地生态平衡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湿地公园已成为国际GEF项目的示范点,在能力建设和社区共管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示范带动了湿地公园的保护与发展,极大提升了湿地公园实力。
  同时,为更好地突出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价值,园内建设了大兴安岭停伐纪念地、“根河之恋”生态纪念林等森工文化体验区,开展了森林氧吧体验、徒步穿越探险等森林体验项目,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及摄影爱好者。目前,湿地公园获得了中国森林养生基地、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单位等诸多荣誉。
  此外,湿地公园特别重视开展宣教活动,每年都会在世界湿地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重要节点开展环境教育专题活动,并根据不同活动主题,制定相应的课程方案,如组织学生编撰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制作湿地微信景观,组织社区开展“与社区携手,共同建设好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等,有效提升了公众生态保护意识。
  免渡河
  退耕还林还草(甸)还出好生态
  免渡的满语意思为“安然”。内蒙古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地处大兴安岭与呼伦贝尔草原交界处,这里河网密布,众多野生动植物在这里繁衍,是森林边缘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也是人和湿地野生动植物安澜的家园。
  历史上的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曾因建立国营农场和大面积开荒,导致湿地被过量垦殖。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等政策的实施,湿地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变。但农牧民偷垦、乱垦的行为仍时有发生。为了更好地有效保护湿地资源,还原湿地优美环境,牙克石市市委、市政府筹划申报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在凤凰山景区及周边地区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全面实行围封保护。
  扩大湿地面积,科学规划是基础。牙克石市将有土地权属的牙克石林场、免渡河林场,以及大桥屯南侧、凤凰山山麓、免渡河镇北镇、滨洲铁路线西侧河流沿岸都规划在湿地保护范围内。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为增强林草植被的自然修复功能,牙克石市在围封范围内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完成退耕7万余亩,造林4万亩,共栽植落叶松、杨树、丁香、沙棘等各类乔灌木400余万株。目前,湿地公园内林木葱茏,草甸肥美。
  加强整治工作,撑起湿地保护伞。牙克石市组织森林公安、国有林场对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区的土地开展清查专项工作,根据土地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核查,对具有合法使用手续的土地,在湿地公园外实行土地置换,对属于违法开垦林地、湿地的土地,依法予以收回土地。并组织湿地公园管理局、森林公安加强巡护,巩固退耕禁牧成果,防止出现反弹现象。
  华容东湖
  让湿地宣教深入人心
  在投身自然、感受自然的同时,以生动的形式让游客增强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是近年来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孜孜以求的一项工作。
  坐落在湖南省华容县城南部的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建成了科普宣教馆,打造了室内户外全方位的科普宣教平台。科普宣教馆占地1040平方米,室内布展以“湿地知识、湿地动物、湿地保护与湿地未来”为主线,融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用大型立体互动显示屏介绍各种湿地物种知识。户外还设有长1000多米的宣教长廊、200余块宣教标识牌,让大众在欣赏美好湿地景观的同时,渗透湿地知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
  湿地公园与社区签订共管协议。组织村民开展湿地宣传教育,学习湿地知识以及湿地政策法规。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发放宣传单,引导并协助村民进行渔农产业转型,减少环境破坏,提高村民主人翁意识,促进村民由生态资源使用者转型为生态资源守护者。
  湿地公园精心营造人人参与保护湿地的氛围,将靠近湿地的3所小学挂牌为湿地学校,配齐一间湿地教室、一个校外体验场所、一支教师队伍、一套校本教材、一处宣传专栏、一个志愿者团队。
  在宣传过程中,湿地公园通过公共媒体、自媒体、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村民服务平台4个平台,高质量开展湿地宣教。编印《华容东湖生态文化圈》《湿地与湿地保护知识读本》《东湖湿地报》《常见鸟类图册》等资料以及各类宣传折页。组织专题摄影比赛、全县学生征文比赛以及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大型活动,公开征集LOGO标识、湿地公园宣传语,充分利用平台进行展示,多渠道多角度开展宣传,使保护湿地深入人心,全民参与。
  建湖九龙口
  多举措重现生态美景
  江苏省建湖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是典型的潟湖型湖荡草本沼泽湿地,由于地质地貌全国罕见,具有很高的学术及科研价值。湿地公园内水网密布,河流纵横交错,9条自然河道汇聚于湖中心小岛,呈现出壮观的“九龙戏珠”自然风景。
  2015年以来,为重现湿地的生态美景,湿地公园在保育区内7条主要进水河道及大片原生芦苇沼泽湿地,进行保育与管护措施,严禁旅游等各类人为活动干扰。针对沼泽湿地草甸化、旱化问题,实施逐年分块芦苇轮割、疏导被阻塞的水流、干预局部小微水系的循环结构,改善沼泽地漫、浸水状态,引导芦苇复壮。加强濒危水禽栖息地的保护,严格管控外围的人为活动对这些敏感栖息地的干扰辐射,适时调整保育区外围的旅游活动范围及强度。
  面对湿地修复区被围垦养殖的受损湖荡湿地,湿地公园利用专项资金,系统开展湿地修复工程建设,重塑地形,恢复水文。根据原有养殖塘的分布结构,构建多塘生态系统,提升水质净化功能。根据不同水鸟栖息生境需求,结合植被修复及滩地营造,实施生境改善与栖息地重建工程。
  在修复湿地的过程中,湿地公园还建成2处科研观测站、3处观鸟点、10多处水文水质及野生动植物监测点。并与多个高校开展科研合作,设立固定样方,长期开展水文监测、鸟类及生物多样性调查。
  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与文化底蕴深厚,在湿地保护的前提下,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包括安排专业的宣教人员在科普馆内外进行科普活动,和开展以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文化体验活动等。
  桂阳舂陵
  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家园
  桂阳舂陵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湖南省桂阳县东北部,是库塘-江河复合型湿地公园,总面积3220公顷,湿地总面积2478.7公顷。多年来,桂阳县在保护湿地、建设和谐家园方面有许多经验。
  “两平台”夯实监测基础。搭建科研监测平台,科学制定监测方案,添置巡护监测设备,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及相关科研院校合作,开展一系列科研监测工作。搭建监测成果应用平台,科学使用动植物等生态监测成果,并反哺管理工作,使监测工作不流于形式。
  从源头抓好保护。湿地公园通过编织生态农业保护网、畜牧养殖保护网、工业废水排放保护网、乡村环境卫生保护网4条“保护网”,保护公园水质。同时,加大工程投入,实施湿地恢复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湿工程。
  打造全覆盖宣教体系。湿地公园坚持“人到宣传到”的科普宣教原则,创新“一、十、百、千、万、N”6字特色,实现了湿地宣传教育全覆盖。“一”,打造一套适用于湿地公园成体系的室内室外的科普宣教解说体系。“十”,在文化园、学校、樟市、舍市等地打造了以10块为一单位(组)的多单位(组)的科普宣教长廊。“百”,在300多所中小学校常态化开展“湿地知识进校园”活动。“千”,建设了一个上千平方米湿地科普宣教中心,每月接待游客上千人。“万”,举行“湖南桂阳舂陵国家湿地公园创建‘湿地自然课堂’暨‘保护湿地 、从我做起’多频次的万人签名宣传活动”。“N”,建立了“N”个宣传平台、向外发布了“N”条报道、编辑了“N”套宣传资料、组织了“N”项宣传活动。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