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地理视野

回顾/多种珍稀濒危水禽欢聚湛江红树林湿地

2019-07-19 17:38

摘要:回顾/多种珍稀濒危水禽欢聚湛江红树林湿地。湿地

七月仲夏,炎炎如炙,天空湛蓝,漂浮着团团云朵。是日,潮水逐渐退去,露出了宽阔的滩涂。我依旧像往常一样,定期过来观鸟监测。但今天却跟往常又不一样,我用望眼镜扫视了几趟滩涂,除了白骨壤林的边缘有一小群白鹭在觅食栖息,滩涂上或半空中几近空空如也,并没有发现鸻鹬或者其他鸥鹭的身影。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也是国际候鸟迁徙重要通道,在每年以万计来来往往的候鸟迁徙大军中为其提供中转站或者越冬地。鸥鹭翔集、鸻鹬齐飞,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鸟浪是候鸟季在湛江红树林湿地常见的风景。至此,候鸟迁徙已进入尾声,红树林滩涂也变得安静了许多。回首过去一年,可谓鸟点丰、鸟种多、鸟况好,尤其是几种珍稀水禽的记录为湛江红树林湿地更加增添不少风采。在保护区人员以及鸟类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鸟类名录中的种类数量由原来的297种提升到305种。现在,让我们盘点梳理一下2018-2019年冬春迁徙季节曾造访湛江红树林湿地的几种“鸟类大咖”、“鸟中熊猫”等珍稀水禽。

勺嘴鹬——超cute“小萌娃”

勺嘴鹬因嘴呈勺状而得名,体型乖巧可爱。数量稀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危(CR)。截至2016年10月,勺嘴鹬的国际种群被估计为200-400只,因此被誉为比熊猫还稀有的鸟类。而在近些年来,勺嘴鹬在保护区内都保持着比较稳定的越冬记录。

2018年10月21日,勺嘴鹬全球拯救小组中国联络人、勺嘴鹬在中国负责人李静,以及勺嘴鹬在中国首席调查员章麟发来消息称,根据俄罗斯科学家卫星追踪定位资料显示,环志有浅绿色、编码07旗标的勺嘴鹬成功抵达雷州半岛西海岸。收到消息后,我们根据提供卫星追踪信息,满怀期待地带上单筒、双筒和长焦,展开实地搜寻,并利用无人机空中监测周边情况,尤其是查看周边有无粘网。无奈的是,在一堆又一堆的鸻鹬中,我们却始终未能见其“真身”,感觉这真是世界最遥远的距离,这好比是明明知道心上人就在身边,却找不到她在哪,实在令人心直痒痒。我们能做的,就是加强巡护,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威胁,为它的停留创造安全的环境。10月29日,李静称,根据追踪信息,07勺嘴鹬已成功离开雷州半岛,飞往海南方向。并于当地时间10月30日抵达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北部,11月3 日在野外被监测和记录到。今年初春,李静说目前俄罗斯方已经收不

到07回传的卫星追踪信息,怀疑追踪器已脱落,或者已遭遇不幸。听后我们也加紧了调查,希望在它回迁的途中早点能见到它,确定它能平安无事。怎奈又事与愿违。这心上人突然没了音讯,无处找寻,是离愁,更惆怅。6月4日,看到李静的微信朋友圈说创造历史的超级勺子07成功回到繁殖地。真是好消息,这失去音讯的心上人,终于回了家,令人闻之不胜之喜。

11月12日,珠海鸟会的朋友反馈说在雷州湾附城滩涂记录到6只勺嘴鹬,其中有两只分别带有KU、TU环志旗标编码。原以为它们只是作短暂的过境停留,在接下来的11月19日、12月1日、12月28日多次监测中,都依然KU的记录。尤其是,在2019年1月26日同勺嘴鹬在中国、北京师范大学、深圳红树林基金会等开展的联合调查中又同时见到KU、TU的倩影。没想到它们几乎在这停留了整整一个冬天。从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是勺嘴鹬的一个重要越冬地,而不只是中转站。勺嘴鹬在中国的子悠说:“在这亲眼看到从自己家乡江苏条子泥环志的勺子,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在这整个候鸟迁徙季,在保护区还记录带有M4、53、L5、4U字样旗标的勺嘴鹬。(4U为南方科技大学蔡志阳博士提供)


点击此处查看超级小勺07的故事 07勺嘴鹬图片来源:勺嘴鹬全球工作小组
KU

中华凤头燕鸥——“神话之鸟”

2018年12月3日,在海南岛参加北极候鸟倡议执行研讨会上听到李静、Sayam Chowdhury(全球勺嘴鹬特别行动小组负责人)说,他们在参加会议之前先去了一趟距离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不远处的东里沟口风电场的沙滩,并观测到1只黑嘴端凤头燕鸥和2只迷路飞来的白嘴端凤头燕鸥,还有一只死亡的白海豚。我从海南回来后多次找寻未果,12月15日,同闻讯而来汕头鸟友郑康华还有两位朋友一起驾车前往,终于在鸥嘴噪鸥、红嘴巨鸥、黑嘴鸥和红嘴鸥组成的两三千只欧群中找到了1只黑嘴端凤头燕鸥。

黑嘴端凤头燕鸥又名中华凤头燕鸥,根据资料显示,从1937年到2000年,它长期销声匿迹,其间虽多次被目击,但均未能验明正身。直到2000年,它才出现在马祖列岛。由于极为罕见、踪迹神秘,被誉为“神话之鸟”。长期以来,它被普遍评估为不足50只,目前数量近100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度濒危(CR)物种。这些足以说明中华凤头燕鸥是何其的珍稀以及何其的难得一见。能在家乡亲眼见到,我们又是何其的幸运和幸福。

距2016年首笔记录外,再次发现中华凤头燕鸥现身雷州湾东里海滩涂。根据以往记录,中华凤头燕鸥栖息于海岸岛屿,繁殖于中国东部,冬季南移至中国南海、菲律宾等。这两次的发现,只是一种偶然?还是稳定的迁徙规律?还须我们继续的观察去寻找答案。可以肯定的是,对于中华凤头燕鸥,东里海滩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的越冬地。然而,近年来附近海域风电林立,旋转不停,而且规划的港口建设,是否对它未来的迁徙越冬造成影响,这都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思考和关注。


中华凤头燕鸥

遗鸥——不会再被遗忘

遗鸥,顾名思义,就是被遗忘的鸥,被发现和命名都比较晚。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级的濒危候鸟。资料显示,它们在渤海湾越冬,夏季在陕北、内蒙古自治区、河北坝上的一些湖心岛上繁殖。由于栖息环境的恶化,近几年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随着观鸟活动的兴起和对候鸟栖息地的关注,近几年有鸟友或者摄影爱好者反映说在雷州湾东里海滩涂均观察或拍摄到遗鸥。2018年11月27日,得知李静等人在此观察到遗鸥后,保护区人员加强了此区域的监测,至12月底几乎整个月份均有3只遗鸥的记录。应该说遗鸥在雷州半岛的越冬,正从“稀客”逐渐变成了“常客”。

#p#分页标题#e#

遗鸥适应性很狭窄,尤其对繁殖地的选择近乎苛刻,只在干旱荒漠湖泊的湖心岛生育后代,被称为高原上“最脆弱的鸟类”。雷州湾东里海岸线长,海滩涂广阔,尤其在风电场附近,潮水满潮时形成了一个“海心岛”,与被誉为遗鸥之乡的河北张家口康宝县的湖心岛有很大的相似。据了解,在毗邻康保县的康巴淖尔,因水位在不断上涨,致使这里出现了新的湖心岛,降临大量遗鸥,但周边多为农业区和风电场,高压线和风电机密布,单一年就有50余只遗鸥因翅膀受伤被救助或发现一些非常态死亡,而得到救助的占实际野外伤亡的比例是非常小的。目前遗鸥的越冬记录地雷州湾东里海滩涂,以及往南至雷高、往北至调风和安等沿线海岸基本被风电团团包围,且近几年风电项目仍有越建越多的趋势,这将对遗鸥等一些对环境要求苛刻的珍稀濒危候鸟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希望能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严格审批沿海风电或者光伏等项目。


遗鸥

黑脸琵鹭VS白琵鹭——犹抱琵琶

“居然带有环志”,我当时内心惊呼着。今年1月18日,在保护区附城红树林滩涂发现了一只黑脸琵鹭,左脚套有红—白—红组合的色环,右边套着标有V33字样的红色脚环。它很安静地用惯有的动作在潮水线扫动着、扭动着,然后叼起一只鱼,喙部一张一合间几下便将整只鱼吞了下去,动作娴熟而优雅,实在令人赏心悦目。这是保护区第一次监测到带有环志的黑脸琵鹭,这次的发现也为黑脸琵鹭冬季迁徙路线研究提供有利的信息。

在1月25日开展的黑脸琵鹭全球同步联合调查中,在附城红树林海滩涂总共记录到10只黑脸琵鹭,仍然见到V33的身影。直至3月2日仍有7只黑脸琵鹭,其中一只出现了繁殖羽,头后枕部有长而呈发丝状的黄色冠羽,前颈下面有一条黄色颈环。这也是保护区第一次记录带有繁殖羽的黑脸琵鹭。值得可喜的是,高桥保护站林工于2018年11月在高桥红树林区监测到3只黑脸琵鹭和2只白琵鹭,5只琵鹭在此待至今年1月才离开。这也是自保护区成立以来首次以及同时在该区域监测到两种琵鹭,再次刷新了保护区的候鸟监测记录。

白琵鹭和黑脸琵鹭同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世界上白琵鹭的种群数量约有三万一千到三万四千五只,但各地的种群数量普遍不高,多数国家都只有很少几百对繁殖种群,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黑脸琵鹭分布区域极为狭窄,种群数量也极为稀少,是全球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已成为仅次于朱鹮的第二种最濒危的水禽,国际自然资源物种保护联盟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都将其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中。


K84A1427
K84A3025
白琵鹭

水鸟是野生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濒危水鸟,对环境的改变极为敏感,是环境变化的良好指示种和监测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国际候鸟迁徙路线重要中转站或越冬地,它们选择来湛此冬,正说明我们这里具备优越的生态环境,也是我们近些年爱鸟护鸟专项行动所取得成效的体现,同时也正是湛江‘碧海蓝天、鸟语花香’这张生态名片的骄傲和最好佐证。然而像附城、东里、高桥等这些重要的珍稀水鸟乐园,也正受着水产养殖、风电、核电、光伏、港口建设等传统和新兴产业双重影响,以及在新一轮开发大潮中其生存空间将变得越来越小。水鸟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且一些鸟类的种群数量少,生境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希望有关部门在城市规划、城市开发和引进项目时,多为水鸟考虑,有意识地为这些珍稀鸟儿多留一些栖息地和通道,真正体现生态立市的发展理念,真正践行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生态文明理念。

希望这些候鸟明星们,能如儿歌所唱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