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地理视野

推进油茶科技创新 培育千亿富民产业_最新信息

2019-09-23 14:51

摘要:湖南是油茶大

  湖南是油茶大省。截至2018年底,全省油茶林总面积2111万亩,茶油年产量26万吨,年产值450亿元,均居全国首位。油茶产业做大,靠投入驱动、规模驱动、政策驱动;做强,靠科技驱动、创新驱动、质量驱动。为此,近年来,湖南把科技创新作为油茶产业决胜未来的关键,立足林农实际、企业实际、产业实际,围绕油茶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研发链开展了全环节、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科技创新,开启了湖南油茶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推进油茶科技创新 培育千亿富民产业_最新信息

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湖南省林业局局长胡长清的陪同下视察国家油茶种质资源库

 

  全环节推进产业链创新
  近年来,湖南省先后出台了《进一步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将油茶确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6个千亿产业之一,设立了1亿元的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坚持把科技创新贯穿油茶产业链全过程,从良种、育苗、种植到采摘、压榨、加工等全环节推进技术创新,收到了以前单项性、零碎性科研所没有的集成、协同、贯通之效。湖南围绕油茶全产业链先后取得了“非耕地工业油料植物高产新品种选育及高值化利用技术”“油茶雄性不育杂交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和示范”等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推动实现了种苗良种化、生产标准化、作业机械化、加工绿色化。
  种苗上,选育出的雄性不育杂交新品种,被称为油茶中的“杂交水稻”,新造油茶林的平均亩产茶油量从5公斤提高到50公斤以上,全省油茶良种使用率90%以上。栽培上,创建了简约栽培、有机栽培、生态栽培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油茶森林认证,形成了标准化的油茶丰产栽培技术体系。采收上,深入推进油茶机械装备研发,脱壳机等一批机械装备得到推广应用。加工上,从过去的高温蒸、炒、压榨的传统工艺到现在的低温冷榨和超临界萃取等绿色工艺、有效避免了苯并芘超标的风险。特别是鲜果鲜榨冷提茶油工艺属国内首创,不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让油茶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大幅度上升。此外,油茶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些突破茶油传统生产瓶颈的重大创新,给整个油茶产业链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推进油茶科技创新 培育千亿富民产业_最新信息

全省林业科技创新大会

 

  全过程推进供应链创新
  当前,供应问题是摆在油茶发展路上的大瓶颈。原材料供应上,湖南茶油加工能力可达53万吨,但年产只有26万吨,加工设备每年运行2个月左右即开始闲置。茶油供应方面,2018年我国食用油供应量已超6500万吨,而全国茶油供应量不到65万吨,也就是说茶油在食用油市场占有率不到1%。为此,湖南坚持以布局创新确保供应总量。通过扩容和提质并举、新造和低改并举,仅2018年,全省完成油茶新造面积70.3万亩、低产林改造面积118.4万亩。新造的油茶高产稳产示范林亩产油达65.55公斤;低改的油茶林亩产油达34.23公斤,较低改前提高了近10倍。全省依托衡阳、永州等7个油茶产业群和25个油茶产业示范园,有效提升了油茶的总产量。坚持以标准创新提高供应质量。湖南省编制了油茶标准体系框架,在苗木质量、茶油产品质量等领域发布了6项行业标准,基本覆盖了从育苗、栽培、抚育、采收到加工等全供应链,引导油茶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有力调控了种苗质量、茶油质量。坚持以组织创新保障供应均量。林农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提高茶油亩产均量,为此,全省积极推进经营模式创新,引导开展适度规模化生产,鼓励各种市场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参与油茶基地建设,形成了以“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并存的经营模式,使企业和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特别是建设了一批油茶特色小镇,推进了油茶庄园化、田园化等生态经营模式。多元化的组织模式让油茶经营更加科学、管护更加精细,亩产均量稳步提升。

 

推进油茶科技创新 培育千亿富民产业_最新信息

油茶高产示范林

 

  全要素推动价值链创新
  茶油的油酸含量之高、氨基酸含量之多均优于橄榄油,理应位居食用油价值链的中高端,但现实却“养在深闺人未识”,存在三个“70%”:湖南省70%以上油茶籽流向小作坊,规模化加工不到30%;70%的茶油变成低端土茶油,纯茶油不到30%;70%的茶油就近销售变成区域产品,走向省外不到30%。
  为了改变这种价值低端化状态,湖南从过去的抓种植、抓基地、抓原料,向抓产品、抓品牌、抓市场转型。
  总体上抓品牌的价值提升。全力打造“湖南茶油”公用品牌,在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特征指标、包装标识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对首批获权使用“湖南茶油”商标的企业和产品进行严格管控,省领导、省林业局领导多次在香港美食博览会等重大展会上推介油茶;聘请著名节目主持人汪涵担任湖南茶油推广大使,联合湖南卫视、红网、香港商报等媒体开展品牌宣传,支持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建立油茶百年老树园、油茶博览园、茶油展示馆,提升了湖南茶油的影响力、美誉度。
  个体上抓产品的价值提升。全面推进油茶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开发出高级保健食用油、医药用油、美容护肤品和洗涤用品等系列产品,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如“康御”清淡无烟茶油成为“月宫一号”专用航天食用油。对油茶进行全方位加工利用,除利用油茶籽加工生产茶油外,还利用油茶麸提取皂素,利用油茶果壳、油茶籽壳制取糠醛、木糖醇、碳酸钾等,利用油茶花制作饮料、食品,油茶的资源利用率从20%提升到50%以上。终端上抓市场营销创新。既打造了“互联网+油茶产业”信息平台,开设了“国油网”“湖南茶油”天猫旗舰店,又建立了“湖南茶油”长沙展示体验中心,推广会员制直销模式,实现茶油产品营销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这些围绕价值链开展的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湖南茶油走上从土特产向商品再向精品转型、从区域产品向全域产品转变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全方位推动研发链创新
  为改变油茶科研与市场脱节、与企业脱节、与需求脱节的现象,这些年,湖南着力推动油茶研发链从过去的产学研各自为政,到“产学研一体化”,再向“政用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2.0阶段转型。
  “政”就是由政府牵头制定相关政策来推动油茶科技创新,湖南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科技创新 促进生态强省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提出了依靠科技攻关、成果推广、标准化提升、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做强油茶产业的关键举措。
  “用”就是聚焦消费者的需求,着力生产安全、绿色、健康的高品质茶油,始终做到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
  “产”就是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推动油茶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围绕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开展科研攻关。
  “学”就是依托科研院校培养油茶科研人才,先后组建了油茶科技创新专家团队,启动了院士培养计划、林业科技杰出青年培养计划。
  “研”就是在推进科研平台融合的基础上开展科技攻关。依托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油料能源植物高效转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9个省部级以上油茶科技创新平台,协同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以及科技型企业,由国家林草局和湖南省政府联合建设“中国油茶科创谷”,打造国际一流的油茶科技创新高地。通过实施油茶科技“政用产学研一体化”,有力促进了政府、消费者、企业、科研院校之间的共商、共建、共研、共享,形成了大融合、大协同的研发格局。
  总的看,湖南油茶科技形成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研发链有机融合的创新体系,为油茶产业转型图强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必将有力推动这一富民产业迈向千亿级的新阶段。
  (作者胡长清系湖南省林业局局长)
  
  中国油茶科创谷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的“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油茶科技创新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2019年1月15日,“推进油茶科技创新,建设中华油谷”座谈会在长沙召开,会议建议由湖南牵头,联合国内油茶领域创新资源,建设“中国油茶科创谷”,并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
  中国油茶科创谷是一个全新的开放性重大科技平台,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集中攻关,着力在良种、良法、良品、良标、良制方面突破一批引领性、前沿性、关键性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全国领先、全球一流的油茶研发中心。
  南方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创新团队
  2019年9月,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南方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创新团队”成功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团队。团队由李昌珠研究员领衔,核心骨干成员13人,外聘人员30多人,其中1人为湖南省院士后备人选、3人为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人选、1人为湖湘青年英才,另柔性引进院士2名、千人计划专家1人、湖南省百人计划专家1人。该团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共获得科技成果16项、授权专利16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相关论文300多篇。
  该团队依托木本油料领域8个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以服务于国家、地方油脂供应案例、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在工业油料植物资源高效培育、生物质能源绿色开发与利用、油脂结构和功能挖掘及应用、木本油料非油资源综合利用等方向开展科技创新,取得了批量研发成果。下一步,南方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创新团队将继续围绕我国木本油料产业重大需求,立足全资源高值化利用理念,以产品链构建创新链为总体思路,通过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区域集成示范3个维度进行全链条布局和一体化设计,推动我国木本油料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加油”。
  科技创新展成效 生态强省谱新篇
  “十三五”以来,湖南林业科技以建设生态强省为总目标,围绕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惠民开展科技创新,取得了较突出的工作业绩。全省共实施科研项目500多项,获得新技术新品种200余项、省级以上科技成果36项、植物新品种授权32件、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5项,其中“非耕地工业油料植物高产新品种选育及高值化利用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完成标准制定修订44项,建设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10家,实施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15个。新增国家和省级科技平台9个。实施中央和省级财政推广项目164项,转化新成果新技术、推广新品种492项次。
  湖南通过创新废弃铅锌矿区、锑矿区土壤改良技术,优选抗污染树(草)种17种,构建植被恢复模式7个,在省内及周边省份推广应用3万亩,经植物生态拦截实现地表泾流水锑、铅和砷含量分别降低300、30和20多倍。以湘江和洞庭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为核心,开展生态系统定位观测、自然保护区杨树清理迹地生态修复、生态矮围拆除修复、退化洲滩湿地生态修复、退耕还林还湿、小微湿地保护与建设等技术研究和试点示范。
  建立油茶科技创新专家团队,“湘林”系列等油茶良种生态标准化栽培使茶油产量较过去提高10倍;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29项专利,参与完成的“油料功能脱质高效制备关键技术与产品创新”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杉、松、杨等一批高抗、速生良种材积增益达20%-50%。杜鹃、紫薇等20多个花木良种深受市场青睐,紫薇产业联盟带动产业产值突破30亿元。靖州县茯苓面积达3万余亩,交易量占全国60%以上。鼓励企业参与森林认证,推进绿色林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
  大力实施种业创新,先后收集并创制重要林木种质资源15000份;迁地保育维管束植物208科906属4005种,其中珍稀濒危树种176种;审定良种100多个,全省造林良种使用率90%以上;
  “十三五”以来,湖南相继争取到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油料能源植物高效转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平台落户湖南。
  近年来,湖南省落实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努力营造人才创新环境,通过项目支持、团队建设、人才培训、人才引进及国际科技交流等方式,一批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1人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并受聘第一届省科技创新战略咨询委委员。湖南生物油脂科技创新团队得到省科技厅批复认定;先后7人入选“湖南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菁英培育计划”等。
  每年坚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知识产权保护宣传,连年获评宣传周活动先进集体。4家单位先后获批国家和省知识产权试点单位;1家单位获批为第一批湖南省知识产权密集型科研院所创建单位。先后有“彩虹”“桂花”“湘韵”“紫薇”等47个新品种获植物新品种授权。湖南省林业局被评为201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先进集体。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