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地理视野

护林员 农民 “园民”_最新信息

2019-10-08 03:22

摘要: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内,洛茸村民小组村民都杰七林在照料他的马(9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誉东摄 “很快就要收割青稞了。”看着家旁边的青稞地里一片金黄,58岁的藏族村民都杰七林一边念叨着,一边穿上印有“森林巡护”字样的橙色马甲,然后背上装有望远镜

护林员 农民 “园民”_最新信息

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内,洛茸村民小组村民都杰七林在照料他的马(9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誉东摄


  “很快就要收割青稞了。”看着家旁边的青稞地里一片金黄,58岁的藏族村民都杰七林一边念叨着,一边穿上印有“森林巡护”字样的橙色马甲,然后背上装有望远镜、对讲机、记录本的黑色单肩包,走出家门,开始巡山。


护林员 农民 “园民”_最新信息

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内,洛茸村民小组村民在田间劳动(9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誉东摄


  都杰七林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红坡村委会洛茸村民小组村民,与其他藏族群众一样,他一家要放牧、种青稞。不一样的是,都杰七林的家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内,这让他有了多重身份:农民、生态护林员及“园民”。


护林员 农民 “园民”_最新信息

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内,洛茸村民小组村民在赶牛(9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誉东摄


  普达措国家公园拥有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动植物等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正是国家公园让都杰七林转变身份,彻底告别砍树打猎的生活,成为生态环境的维护者和受益者。

  洛茸村民小组位于普达措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是一个充满浓郁藏民族文化风情的原生态村落,全村有36户183人,村民世代沿袭着农耕和放牧传统。如画的风景和浓郁的风情,起初并未给村民们带来舒心的生活。


护林员 农民 “园民”_最新信息

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内,洛茸村民小组村民在赶牛(9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誉东摄


  以前,都杰七林与其他村民一样,为了生计不得不“靠山吃山”,伐木、捕猎在当时很平常。村民们砍树建房、卖木材、打猎,一年忙到头,也赚不了多少钱。在村民眼里,这里山水很美,但生活贫困。

  20世纪90年代末期,都杰七林家一年到头只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1998年春节,他向亲戚借了200元买糖果、酒和粉丝过节。这件事至今仍刻在他的脑海中。

  由于砍伐森林和捕猎,良好的生态环境受到影响,森林里的野生动物数量也不断减少。“那时候麂子、獐子等动物几乎被打没了。”都杰七林说。


护林员 农民 “园民”_最新信息

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内,牲畜在洛茸村民小组附近的草甸上吃草(9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誉东摄


  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迪庆州众多林区职工放下了油锯、斧头,变成种树人、护林员。告别“木头财政”之后,迪庆州一方面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一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这让都杰七林的生活发生了转变。


护林员 农民 “园民”_最新信息

游客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内乘坐游船游览(9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誉东摄


  因紧邻属都湖、碧塔海等景点,村民们开始靠旅游赚钱。“2000年至2005年期间,我们自发组织‘牵马游’项目,还在草甸上卖食品、烧烤,租衣服照相。”都杰七林说。人马践踏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破坏。

  从2006年起,当地按照“政府主导、保护优先、特许经营、社区共荣、社会监督”的原则,开始探索建设国家公园,并设立严格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传统利用区。


护林员 农民 “园民”_最新信息

游客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内游览(9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誉东摄


  “取缔破坏环境的项目后,也要考虑群众的生计。”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局社区发展科科长和堂说,村民退出景区内的烧烤、摆摊、骑马等经营活动,公园给村民发“补助”,特许经营公司开始对公园涉及的各村组村民按不同标准进行生态反哺。除反哺资金,公司还优先聘请园内村民,并实施相关帮扶举措。


护林员 农民 “园民”_最新信息

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内,洛茸村民小组村民都杰七林在家中和孙女玩耍(9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誉东摄


  前不久,都杰七林一家7口人按照相关标准领到了上一年度的反哺资金5万多元,这让他很高兴。儿子在园区里当保安月收入3000多元;妻子去年轮值当清洁工月收入2000元;自己当护林员每月有2000多元,家里还有25头牦牛、15亩地……面对记者,他掰着指头算起了去年的收入,总数已超过10万元了。

  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和松青说,生态反哺这一模式不仅让社区群众增加了经济收入,也提高了他们保护生态的意识,原来偷伐滥伐的人现在主动担任护林员。


护林员 农民 “园民”_最新信息

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内,洛茸村民小组村民都杰七林家种植的青稞(9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誉东摄


  如今,都杰七林家里的藏式房屋、山林草场、马匹牦牛,甚至放牧、种植等生产生活方式都是游客可以体验的“景点”。走进他家,宽敞的院子里停放着面包车、农用车和摩托车,屋内铺着木质地板,电视、冰箱等电器一应俱全。

  “环境越来越好,收入也不断提高。”都杰七林面带微笑说,自己一家人在国家公园里种地放牧,护林保护环境,还在公园里“上班”,日子美得很。

  相比其他身份,都杰七林特别钟爱护林员工作。雨季时一个月巡山20天,旱季时一个月巡山25天,他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他的记录本上记录着每次巡山和宣传政策的情况,特别是近几个月,发现野鸭、麂子、野兔、獐子等动物时,他都写明地点和数量。

#p#分页标题#e#

  “现在巡山经常能碰到野生动物成群结队在林子里行走,以前几乎绝迹的动物也出现了,数量还不少。”都杰七林说,不打猎不砍树,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山水要一直保护下去,让后代也能享受到。(记者 王长山 姚兵 魏玉坤 杨静)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