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地理视野

福建十项措施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_最新信息

2020-01-23 15:50

摘要:福建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林业改革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前,福建省森林覆盖率、生态文明指数、植被生态质量均居全国首位。在福建林业进入改革发展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林业部门大有可

  福建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林业改革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前,福建省森林覆盖率、生态文明指数、植被生态质量均居全国首位。在福建林业进入改革发展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林业部门大有可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福建林业系统要提高政治站位,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十条措施,大力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生态省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展现更大的作为和良好的形象。
  一、大力推进林业生态保护修复。全会《决定》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保护。一是完善绿化美化机制,大力实施“百区千带”森林质量提升工程、“百城千村”绿化美化宜居工程、“百园千道”生态产品共享工程。至2022年,建设珍贵树种造林示范区100个,打造各类森林景观带1000公里;建成省级森林城市(县城、城镇)100个、省级森林村庄1000个;改造提升100个以上森林公园(国有林场),建成1000公里以上森林步道系统。二是健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机制,大力推行树种珍贵化、材种大径级化、结构复层异龄化建设模式,精准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三是落实森林生态系统修复举措,坚持人工造林与自然修复并举,进一步加大森林抚育力度,修复完善森林生态系统。
  二、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会《决定》明确,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永续利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国家公园保护制度。一方面,要健全国家公园保护制度。加快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加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各种规章制度建设,积极探索自然生态系统保育修复、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互保共赢的新模式。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制度。以保护自然、服务人民、永续发展为目标,扎实做好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勘界立标、整合优化及确权登记等工作。
  三、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培育林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形成资源支撑、产业带动、品牌拉动的发展新格局。一是全面建立林业资源高效利用机制,推动建立现代林业经营利用机制,全面落实森林、林地、湿地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支持林竹加工企业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二是深化林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扶持生物材料、生物医药、生物能源、森林食品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油茶、林下经济等非木质利用产业。三是大力实施林竹、花卉苗木、森林旅游“三个千亿”产业升级行动,带动林农增收致富。
  四、加强林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森林生态系统对于涵养水源、调节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区域气候、抵御旱灾洪灾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护森林、构建林业防灾减灾体系,既是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一方面,全力防控松材线虫病。层层压实属地防治责任,保证防治资金投入。加强防治机构队伍建设,培育防治服务组织,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另一方面,扎实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主动衔接森林防灭火体制改革,补齐补强护林、扑救、工作“三支队伍”,加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强化航空护林、电子监测和森林消防能力建设,提高林业灾害防控现代化水平。
  五、完善林业生态多元补偿机制。落实生态补偿制度,是全会《决定》的明确要求。要探索建立林业生态多元补偿的长效机制,积极创新补偿模式。一是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建立和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稳步增长机制,试行分类补偿、分级负担的财政补偿政策。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是推进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推进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增量扩面。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赎买等改革补助标准。逐步将已赎买的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调整为生态公益林。三是完善天然林停止商业性采伐管护补助制度。继续实施天然林停止商业性采伐管护补助政策,争取统一天然林管护与公益林补偿标准。探索通过捐赠、资助、认养等多渠道筹措天然林保护修复资金。四是建立湿地补偿机制。加快出台《福建省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办法》,探索开展补偿试点,研究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六、创新绿色金融支持保障机制。近几年,福建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发展,推动林权抵押贷款、森林生态银行等金融产品创新,解除了银行放贷的后顾之忧,满足了林农资金短缺之需。一方面,创新林业金融产品。大力推广“闽林通”系列普惠林业金融产品,进一步拓展以生态公益林或天然商品林补偿补助收益权作为质押的“益林贷”规模。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林业信贷投放,争取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贷款投入林业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另一方面,构建林业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积极完善资产评估、森林保险、林权监管、快速处置、收储兜底“五位一体”的林业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推动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扩面。
  七、严明林业生态资源保护责任制度。林业生态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保护责任制度建设。一方面,完善森林资源利用监管制度。探索推进林长制试点,实行林业资源用途管制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林业生态监测评价,深化护林员和管护体制改革,落实森林巡护。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责任考核制度。认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将森林资源资产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推动完善领导干部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开展林木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强化责任考核。
  八、加快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当前,要着力做好3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建设林业“一张图”。深入开展“互联网+林业”行动,充分利用北斗导航定位、高分辨率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加快推进林业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二是不断完善资源动态监测“一套数”。着力林业大数据的集成、共享,综合应用资源调查更新和遥感动态监测技术,开展资源年度动态监测,为森林资源监管提供支撑。三是积极构建资源监管“一体化”。整合林区现有林火监测、道路监控、林业执法及航空护林、无人机等资源,建设森林资源综合视频监控体系。
  九、着力提高林业科技支撑水平。大力推进林业科研,实施科技兴林,重点突破种业创新、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与恢复、森林质量提升和可持续经营、森林灾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研究。着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多主体协同推进的林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机制,完善科技成果管理库,依据实际需求精准设立推广项目。全面强化林业科技服务,继续推进科技下乡,深入开展林业技术咨询、服务,做好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着力提高林业经营管理科技含量。
  十、健全林业法治保障体系。当前,林业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大力推进林业法治建设,发挥林业法治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和发展的作用。加强林业法制建设,重点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立法,适时修订《福建省森林条例》,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沿海防护林、国家公园以及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地等管理法规体系。加大林业执法力度,狠抓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资源保护,严厉打击乱占滥用林地、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活动。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