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地理视野

【玉带河景观小辑】—— 藏在绿水青山里的皇都侗寨(一)

2020-03-21 00:49

摘要:【玉带河景观小辑】—— 藏在绿水青山里的皇都侗寨(一)。湿地

在南方翠绿的群山怀抱里,坐落着一个“饭养身,歌养心”、“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丽侗寨。一弯碧水穿寨而过,一栋栋炊烟袅袅、别具一格的吊脚楼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伫立在河流两岸,这就是栖身于绿水青山既有山水之美、又有田园之胜、更具民俗之萃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皇都侗寨。一直深藏在大山里鲜为人知的皇都侗寨,这几年渐渐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中国传统村落、国家 4A 级景区、湖南省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等殊荣。相传古时候,夜郎国国王从这里经过,被这里的秀美山水和浓郁的乡土民俗陶醉,许言要在此建都,“皇都”寨名由此而得。星转斗移,美丽的皇都侗寨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中,依然保存着优良的世俗传统和秀美的生态环境,秉承着“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的理念,男耕女织,春播秋收,与歌舞为伴,与绿水青山同居,与自然和谐相处。

民族建筑巧夺天工

皇都侗寨处于森林覆盖率达 76.93% 的通道侗族自治县“百里侗文化长廊”中心地带,由头寨、尾寨、盘寨、新寨组成,距县城 10 公里。前三个寨子连成一片,新寨则处于一个半岛之上,三面邻水,由风雨桥(普修桥)和公路相通,与另三个寨子隔河相望。皇都侗寨是侗族建筑保留最完整的地方之一,现有吊脚楼 500余栋、人口 3200 余人,形成气势磅礴的侗族民居吊脚楼群,鼓楼 4 座,寨门 3 个,凉亭 2 座,戏台 1 个,风雨桥 1 座。寨子四周山体环绕,绿树成荫,屋前屋后是鱼塘菜地,农田穿插其间,田园风光尽显眼前。来到皇都侗寨,首先要进寨门。皇都侗寨第一道寨门位于风雨桥以北古树簇拥的乡村公路上,盘寨、新寨寨门则位于各寨入口处。寨门是侗寨的公共木式建筑,形状各异,有的如牌坊,有的像堡垒,有的似宅门。门框上方飞檐翘角,框边雕龙画凤。古时候侗寨寨门作用有三:一是与村寨的围墙连在一起抵御外来侵略;二是在春耕时期防止牲畜离村到田园里损害农作物;三是景观功能、地标作用以及宾朋迎来送往、设置“拦门酒”的边界。如今的寨门主要是第三种作用,来到皇都侗寨的朋友,都必须先喝一杯“拦门酒”才能进入寨子。铁炮依次鸣响,男人们吹着欢快的芦笙曲翩翩起舞,穿着节日盛装的侗家姑娘,端着一碗碗芳香四溢的侗乡佳酿拦在路中央,这就是皇都侗寨迎接贵宾的一种最隆重的礼仪“拦门酒”,彰显了侗族人民热情好客、讲究礼仪的民族性情。

走进寨子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耸的鼓楼。侗族崇拜树木、爱护森林,人人植树护树,因而鼓楼造型也取意于参天大树,护佑村寨。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是侗族建筑的瑰宝之一,纯木结构,飞檐重阁,层叠而上。皇都侗寨的四座鼓楼分别是头寨鼓楼、尾寨鼓楼、重阳楼和系凤楼。鼓楼作为侗寨的一种公共性建筑,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里面悬挂的那面鼓叫“齐心鼓”,以前没有快速便捷的通讯工具,每当外敌入侵或遇到大事时侗族人就在鼓楼内击鼓为号,召集村民集合。鼓楼日常主要用来集体议定村规民约、排解纠纷、下棋、聊天、唱歌、娱乐休闲和节庆活动,天热纳凉,天冷烤火。值得一提的是“重阳楼”,始建于清光绪年间,高 6 米,占地 30 平方米,共二层,是侗寨专为老人建造的休闲场所,体现了侗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皇都侗寨长寿老人很多,80 岁以上的就有 200 多人,无一独居或被遗弃,敬老爱老、四世同堂在这里比比皆是。

普修桥又叫风雨桥、福桥,坐落于坪坦河上,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由桥、塔、亭组成,除桥墩外全是木料,两旁设栏干、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上设三座桥亭,桥两端各设一桥门,分别有对雄狮镇守。廊柱上花鸟图案,栩栩如生。中塔塔顶有仙鹤傲立,桥脊有两对翻腾的双龙抢宝。桥内设有三阁,分别立有始祖祠、关圣殿、文昌阁,供奉神像。普修桥既是人们躲风避雨、休闲纳凉和出入村寨的交通要道,也是迎接宾客摆设合拢宴的重要场所,更是寄托着侗族人民拦截风水、护佑村寨的美好夙愿。凡到侗乡的南贾北客,无不为普修桥的工艺和桥梁大木叹为观止,纷纷拍照留影,留连忘返。凉亭是过往行人歇脚休息的场所,皇都侗寨的凉亭一座与盘寨寨门相连,为一层木结构,顶部盖青瓦。另一座凉亭位于北面的山坳上,1930 年 12 月、1934年 12 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红三军团多次途径皇都坳凉亭稍作休息,为缅怀红军,纪念红军多次途径此地,侗族同胞把这座凉亭保护下来,解放后进行重建并多次修缮,周围植下树木,如今成为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皇都侗寨的吊脚楼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有的像一座雄伟的亭阁,有的像一栋壮丽的宫殿,有的像一间优美的画廊,它们是那么壮观雅致。吊脚楼是一种极富特色的干栏式侗族民居建筑,多是杉木建造,不用一钉一铁,没有施工图纸,全凭侗族工匠大脑里的构思在大小杉木上开孔凿眼、横穿直套地把柱子和梁枋连在一起,非常坚固。皇都侗寨的吊脚楼楼高多为 10多米,一般为三层,屋顶盖青瓦,有的两边搭有偏厦。楼板以下为一层,为关养家禽,堆放农具、柴火、杂物和安放石舂的地方。二层用于饮食起居,内设卧室。卧室旁边是堂屋,中间设有火塘,现在大多改为灶台,厨房和客厅分开。堂屋外有宽敞的空间与走廊相连,边上放置长条木凳,可在此做家务和休息聊天。

第三层透风干燥,除作居室外,还隔出小间用作储粮和存物。多数人家屋里屋外都涂上桐油,地板十分干净亮堂。屋前屋后是鱼塘、农田和果树,养鱼、种水稻都很方便。侗家人历来和睦相处,以遵守村规民约为荣,封山育林,防火防盗,整个侗寨温馨和谐,平安稳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依托丰富的民俗文化、林业生态和古建资源,皇都侗寨的村民亦农亦商,开办了民俗客栈 7 家、家庭旅馆 46 家,农家乐、手工艺品店等 80 余家,打造生态旅游基地 20 余个,生态稻田养鱼、土鸡、土鸭、兔子、竹鼠等特色养殖户 73 家,种植猕猴桃、提子、草莓、黑老虎等生态水果 300 余亩,一些大学名校纷纷把皇都侗寨作为学生实习实践和写生创作基地,村民在家门口经商办店,通过种植水果、发展旅游增收,脱贫致富,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乡村振兴理念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