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第一重点

内蒙古:搭建走向世界的“白色丝路”

2019-01-11 13:11

摘要:内蒙古旅游网,内蒙古旅游行业资讯

【内蒙古旅游】近日,伊利集团正式与泰国公司Chomthana签约,完成了对后者的收购,这家企业是泰国本土蕞大的冰淇淋公司。一个月前,伊利刚刚在雅加达举行了发布会,宣布冷饮子品牌Joyday正式登陆印尼市场。

不到两个月时间,伊利集团先后进军两个东南亚国家,显示了其国际化步伐的悄然加快。在此背后,其实是伊利集团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搭建走向世界的“白色丝绸之路”的宏大战略。

地处北纬45度,拥有13亿亩天然草原、3000万亩人工草地的内蒙古大草原,是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孕育出了蕞优质的奶源。我们熟悉的伊利、蒙牛两大乳品企业,都是从这里起步、在这里腾飞,走向全国的。他们让全国人民享受到了蕞优质的内蒙古草原奶制品。

改革开放40年,内蒙古的乳品企业实现了蝶变腾飞,大大提升了中国人的牛奶人均占有量。时光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之前,牛奶可是“奢侈品”。有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的鲜奶总产量仅为58.3万吨,当时的人均奶类占有量不足1公斤。

记得80年代的孩子喝牛奶,是大人拎着奶瓶打回家的;90年代引进了无菌软包装液态奶,每个楼道的门口都钉了一个放置液态牛奶的小箱子;再后来就变成了利乐包生产线……

1999年,伊利集团在中国率先引进瑞典利乐液态奶包装生产线,改变了只能向奶牛场周边的人提供少量鲜牛奶的境况,并将牛奶的保质期延长到6个月。

这一划时代的改革成果,让内蒙古大草原的优质牛奶销往更远的地区,真正实现了走向全中国。内蒙古的奶牛业得到了大规模发展,奶牛存栏高达235万头,牛奶年产量693万吨,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超过了80%,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达1417.7亿元。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内蒙古已成为中国蕞大的奶源生产输出加工基地。

从国外引进的全新的包装技术,不仅使得我国乳品行业突破了牛奶保质期的瓶颈,也大大改变了中国人的饮奶习惯,从而开启了新中国的“液态奶时代”。相关数据显示,至2017年,我国的牛奶产量达到了3545万吨,相比1978年的产量,翻了将近60倍。而人均奶类占有量也提升到了40公斤。

中国企业在引进奶牛、苜蓿、挤奶机械的同时,也引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人才,并在融会贯通中创造出了中国的发展新模式。尤其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中国乳品企业也在不断“走出去”,进入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个历史发展节点。成长于内蒙古草原的伊利、蒙牛等中国乳品企业,开始实施“白色丝绸之路”的走出去战略,从而带动中国乳品行业走上了国际化之路,实现了全球化牛奶产业链布局,投资区域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荷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中国奶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和市场等各方面都在与世界各国加速流通融合。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潮中,伊利、蒙牛等内蒙古草原的乳品企业,根据不同国家、区域的消费习惯、历史文化、人文风俗等,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进行投资合作,逐步将中国的草原品牌打造成世界品牌。以2020年为目标,让全球20亿消费者享受到中国内蒙古草原的乳制品。 (汤计)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