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第一重点

元阳哈尼千年梯田艺术震撼绝美

2019-03-22 23:14

摘要:“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这是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1995年来到元阳,面对万亩梯田发出的赞叹,二十年前,一位法国摄影师在元阳拍摄的老虎嘴梯田,被誉为当年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在201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哈尼梯田隶属红河哈尼族彝族

“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这是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1995年来到元阳,面对万亩梯田发出的赞叹,二十年前,一位法国摄影师在元阳拍摄的老虎嘴梯田,被誉为当年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在201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哈尼梯田隶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遍布元阳、红河、金平、绿春四县,总面积约100万亩,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这里的梯田规模宏大,水源丰富,空气湿润,雾气变化多端,将山谷和梯田装扮得含蓄生动。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公元12世纪,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游历梯田美景后写道:“仰坡岭坂之上,沟壑之间,漫山遍野皆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这篇游记,使这种新稻田形式,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名称。哈尼梯田于2007年成为国家湿地公园;2010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2013年,成为中国唯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成功入遗,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遗产目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增至45处。

早在1300年前的唐朝,勤劳的哈尼族就来到了哀牢山南部沟壑纵横、“地无三分平”的山区定居,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利用这里垂直气候明显、雨量充沛、适合稻种的特点,经过53代人的辛勤劳作,在山间开垦出了梯田并沿用至今。这里的水稻品种上佳、不施农肥,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云南曾经连续3年大旱,这里的山里看不到任何水源地,而梯田中的水是从何而来呢?哈尼人民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低纬度河谷常年高温使江河的水大量蒸 发,到了高空受到冷气团的冷却,形成云雾终年缠绕于山间,云雾钻入全县6万多公顷的森林中,形成水滴汇成小溪,提供了全县所有梯 田和人畜用水。这一结构被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哈尼梯田红米,是一种外观看上去是红色,但米质稍显粗糙的老品种,是云南哈尼先民在隋唐初期的高山梯田垦殖中由野稻逐渐驯化而成。据老人说,100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山,因为地处高寒地区,一般水稻无法生长,村民们只能种植“冷水谷”和荞麦,此后改种产量稍高的“蚂蚱谷”,即红米。谷种成熟后杆叶通红,长出的稻穗如玛瑙一般,养活了哈尼人,于是哈尼人便世代种植这种“红玛瑙”。

哈尼人根据红米特性和当地自然环境,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种植方式:每年插秧后,村民将鸭子放入梯田圈养,禾苗抽穗灌浆时,再将长大的鸭子赶出。在这期间,杂草、害虫都进了鸭子的肚子,转化成鸭粪,又是上好的有机肥。长期以来,受山地环境制约,当地红米种植无法实现机械化管理,仍沿袭哈尼族祖祖辈辈传承至今的习俗,依靠人工种植红米。春种秋收,从一颗种子到可供餐煮的甘粮,需要经过挖头道田、修水沟、打谷、晒谷等20道工序,红米种植都依靠哈尼族农户的双手完成。红米种植期一般为180210天,一年只产一季。用自然农法种出的红米每亩的产量不到300公斤,但米色泽红润,米粒细长,营养价值非常高,是大米中的极品。

其实不仅是人类学家、摄影家,无论是环球旅行的背包客,或是第一次到来的旅行者,亦或是两山之外的云南当地人,当面对如此壮阔而绝美的景象时,也没有人会不为之惊叹,“光影太美了”、“梯田太让人震撼了”、“真是大地的艺术啊”,不完全是因为绝美,更多的是在绝美背后哈尼族人迁徙,与自然抗争、代代传承的故事。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