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第一重点

福建德化:天然氧吧 “洗肺”圣地

2019-07-22 09:44

摘要:7月18日,在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发布会上,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为全国的51个地区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福建省德化县位列其中。就此,德化县再添一张国家级生态名片,成为拥有着中国好空气的生态洗肺圣地。 多年来,德化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7月18日,在“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发布会上,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为全国的51个地区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福建省德化县位列其中。就此,德化县再添一张国家级生态名片,成为拥有着中国好空气的生态“洗肺”圣地。



     多年来,德化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掘高质量的旅游憩息资源,发展健康生态旅游,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留下琳琅满目的瓷艺精品和数百个窑场遗址,还留下绿水青山这笔宝贵的财富,绘就了一幅千秋瓷韵,青山环抱,绿水逶迤,碧草山花,溪涧纵横的壮美画卷,为创建“中国天然氧吧”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生态保护  转变发展方式
“我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6℃,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气候湿润、温和;年平均降水量为1852.2mm,降水充沛;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39.7h,日照充足;年平均负氧离子浓度值在1267-2003个/cm3之间,空气清新。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达‘舒适’的月份长达7个月,气候舒适宜人。”德化县气象局局长颜新春说。
“兴瓷不忘环保”是德化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的理念。多年来,德化县把生态保护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积极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打造海峡西岸第一道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泉州美丽的‘后花园’。其中,以集聚战略实现休养生息。上世纪80年代,德化县委、县政府提出“大城关”发展战略,推动人口向城关大集中、生产要素向城关大转移,造就了大产业、大城关、大生态。随着第二、第三产业和人口向城关大量聚集,农村广袤的农区和林区得以休养生息,生态得以保护繁衍,森林覆盖率迅速提高,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积累了宝贵的生态财富。



同时,以能源革命实现生产变革。上世纪80年代,德化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境内水资源充沛的优势发展水电,大力实施窑炉改造,实现了从以柴烧瓷到以电代柴、天然气烧瓷的转变,全县98%以上的陶瓷企业使用电能和天然气,实现了陶瓷生产能源的清洁化和“千家企业无烟囱”,成为全国第一个无黑烟污染的陶瓷产区,荣获全国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此外,以循环利用实现持续发展。围绕“绿色”这一主题,德化县广泛开展循环经济实践,不断强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清洁能源使用、资源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手段,成为福建省首个县域循环经济试点县,荣获国家循环经济典型模式示范县称号,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列为全国12个区域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之一,德化陶瓷产业园区作为全省唯一被确定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坚持生态建设  打造宜居城市
    “假期带着家人在这青山绿水之间漫游,体验夏日漂流的激情与丛林探险的乐趣,感受这里弥漫的原始森林气息,是非常不错的体验。”来自福州的游客王孟凯兴奋的说,趁着暑期假日,他带着一家人到德化自驾游,放松心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葱葱德化绿,润养“中国白”,这是大自然慷慨的赠与,更是34万德化人民的共同坚守。德化县以打造“生态旅游宜居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共创共建,有效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切实改善城乡宜居环境。



     按照创建全国生态乡镇、生态村的标准和要求,德化县把生态乡镇、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等有机结合起来,持续开展“一清二整三美化”,着力打造一批生态优美、环境整洁、生活舒适的“悠美乡村”。目前,获命名的“国家级生态乡镇”17个、“省级生态村”30个、“市级生态村”161个。
同时,德化县将创建森林城市作为全面推进城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牢固树立“把城市建在森林中”的理念,按照“沿路绿化成带、小区绿化成片、街道绿化成网、庭院绿化点缀”的绿化格局,大力实施“四绿”工程,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7%、绿地率达40%,获评省级森林县城、国家园林城市。



     多年来,德化县还以争创国家级生态品牌为抓手,不断提高生态建设水平,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拥有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石牛山国家地质公园、岱仙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龙门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石牛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九仙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龙谷国家3A级旅游景区等8块国字号生态品牌。



    坚持生态效益  调整产业结构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未来的大计。多年来,德化县牢固树立“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生态经济理念,立足良好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变,促使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



     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德化县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着力扶持、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重点发展林菌、林草、林药、林禽、林畜等林下经济和“三黑三黄三宝”等特色农业,以及“观赏农业”、“品尝农业”、“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拥有黑鸡、黑兔、淮山、黄花菜、十八学士茶花、德化梨、德化黑羊等7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荣膺“中国早熟梨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竹子之乡”称号。
     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并重,德化县推动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型。鼓励发展科技型、环保型、资源综合开发型工业,扎实推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清洁生产工艺和环境管理认证,彻底取缔“十五小”和水煤气站,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调整工业结构,提升工业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和水平。201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增长13.1%,达到了“增产不增污”的目标。



      随着泉三高速、厦沙高速的建成通车,兴泉铁路动建、永泰至德化高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查、昌(福)厦高铁列入福建省铁路建设中长期规划,德化县还将充分发挥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环境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发展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生态资源向生态产业转化。同时,倡导旅游“绿色消费”,使全县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本报记者 黄建材 张家南  通讯员 林金标 吴有森】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