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第一重点

2023年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第二期)

2024-02-29 16:12

摘要:一、聚焦新能源产业应用场景打造助力双碳建设——青白江区 1、案例背景 青白江区紧扣省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部署,坚持“双碳”战略。

一、聚焦新能源产业应用场景打造助力双碳建设——青白江区

1、案例背景

青白江区紧扣省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部署,坚持“双碳”战略,高质量打造新能源产业应用场景,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培优育强新能源产业,不断为行业变革和高质量发展谋新篇。

成都巨石11.6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

2、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坚持“双碳”战略引领,打造示范应用场景。以分布式光伏等新业态新模式应用为重点,建成投运成都巨石11.6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持续构建以“光储充放”为核心的综合智慧零碳电厂标杆项目,打造展现新能源产业活力及创新成果的特色应用场景。

二是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助力企业绿色转型。青白江供电公司结合多家企业发展实际,协助企业制定发布了《绿色低碳发展报告》,实施绿色电能替代,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进一步落实企业“双碳”目标与发展战略,积极助力企业实现绿色转型。

三是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协同实现减污降碳。鼓励支持区内企事业单位拓展打造示范应用场景,深入开展近零碳园区建设和低碳示范园区创建,推进新能源商用车的研发与制造创新,协同实现减污降碳。

四是培优育强新能源产业,形成全产业链生态。青白江区提出要培优育强新能源产业,开展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建圈强链战略合作,形成新能源商用车“研发-原材料-零部件-整装-销售(服务)-场景应用”全产业链生态。

3、经验启示

一是推动新能源应用场景广泛落地见效。重点围绕分布式光伏、充换电设施、氢能、新型储能等应用领域,深耕应用端、布局产业端、发力资本端,助力新能源应用场景更广泛地落地见效。

二是完善用能企业低碳化转型服务管理。鼓励企业积极适应新能源发展形势,对标新能源发展需求,利用自身优势,抢抓转型机遇,深入推进新能源等相关附属产业发展。

三是多措并举推动新能源产业建圈强链。科学编制好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建圈强链工作方案和产业发展图谱,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条,推动新能源产业集聚高质量发展。

二、融入智慧城市发展理念,首创生态文明展示空间——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公园

1、案例背景

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公园以九道堰河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示范段工程为载体,打造成为全国首个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公园,是展示成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和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生动实践,也是助力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生态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公园

2、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提升蓝绿生态本底,塑造城市河流治理典范。遵循“大流域统筹规划、小流域单元治理、全流域智慧管理”治理理念,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源头治理、长效治理,搭建调蓄雨洪的生态海绵体系,营造水陆交融、稳定演替的拟自然生境,全面提升河湖水系生态本底。

二是创新流域治理技术,推进全域生态系统保护。采用蓝绿融合的河道整治技术、生态海绵体系构建技术、水域-水陆交错带-滨水陆域生态修复技术、智慧管控成套技术体系四大流域治理创新技术理念,实施流域治理智慧管控,持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荣获“2021年度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专利等。

三是绘好水美蓝网画卷,建设幸福美丽河湖样本。秉持“天府蓝网”核心理念,以河湖水系为基础、岸线绿地为关键、滨水空间为核心,营建水城共融的空间形态,创构都市水岸段场景,统筹推动自然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改善、多元业态融合。

公园治理前后对比

四是构建无界展示体系,打造生态环境实景课堂。以水为媒,将河道、生态湿地和社区绿地串珠成链,形成指状交融、无界生长的生态廊道,构建18公里室内室外多样态互联的无界展示体系,营造生态环境实景大课堂,将流域治理理念与成果可视化、景观化、展览化,被人民网、新华网等央媒报道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主题公园。

3、经验启示

一是良好的水生态本底是宜居公园城市的重要基础。坚持水岸城一体化融合,打造蓝绿融合的魅力水岸空间,构建风情可感的城市活力廊道,更好满足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需求。

二是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无界展示的核心场景。以水为脉,形成指状交融、无界生长的绿色生态廊道,以八大主题的水无界微特博物馆群落,营造“室内室外多样态互联”无界展示场景,以实例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三是“治水”到“营水”转型是生态价值转化的科学实践。遵循人本逻辑、美学价值,坚持场景思维、场景逻辑,推动传统“治水”向融生态、生产、生活“营水”场景延伸,全面构建诠释生态文明建设的“红绿”画卷。

三、城水共荣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样板——兴隆湖

1、案例背景

兴隆湖位于四川天府新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核心区域,是天府新区重要的“生态绿心”。近年来,兴隆湖通过流域污染防治和系统治理等举措,建立了健康可持续的水生态系统与人水和谐的生态景观,使兴隆湖成为集观光、休闲、防洪、灌溉、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湖区,持续放大生态资源增值效应,全景呈现“业兴、人和”公园城市样板。

兴隆湖

2、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打造流域污染防治和系统治理典型。制定《成都市兴隆湖区域生态保护条例》,完善了流域系统治理生态法治,把上游鹿溪河划入治理控制范围,坚持源头治污、控源截污,深化流域共治系统理念。

二是创新构建蓝绿交织的多维生境网络。通过湖底地形修复、底栖动物放养及群落构建、建立水体生态系统健康评价预警系统等措施,立体修复湖泊生态,重建水生生命系统,强化兴隆湖生态功能。

三是统筹公园城市理念人城水新格局。尊重本地自然水文肌理,顺应主要汇水廊道和原生地理,维护城市水历史格局,将“生态+”全面落位兴隆湖文体旅游业消费场景营造,实现水文“时空对话”和人城“亲水乐水”的各自跨越,有效凝聚了绿色发展力量。

兴隆湖

四是以生态价值转化绿色产业增强吸附能力。发挥兴隆湖、鹿溪智谷“公园城市示范引领性工程”及天府实验室对低碳产业吸附策源效应,基于良好生态底蕴,推动形成以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等为主要形态的低碳新经济产业高地。

3、经验启示

一是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修复。通过全面改善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景观,大幅提升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净化、自我调控能力,使生态效益良性、高效循环。

二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服务。推进城市生态区建设与多元化的游憩需求相结合,创造“出门见绿”的公园绿地基本网络,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惠公平和活力多元,提升生态服务能力。

三是持续放大生态资源的增值效应。发挥公园城市政策引领,基于地区良好生态底蕴,汇聚新型产业、高端人才,构造低碳新经济产业高地。

四、“河长制+生态司法”筑牢河湖保护法治屏障——武侯区

1、案例背景

成都市武侯区选址武侯区宜居水岸江安河段,启动建设“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生态司法修复基地(武侯)”,积极探索“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机制武侯模式,为成都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和碳中和“先锋城市”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生态司法修复基地(武侯)揭牌仪式

2、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创新打造成都首个生态司法修复基地。2022年6月2日,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生态司法修复基地(武侯)揭牌仪式在武侯区宜居水岸江安河畔举行,标志着成都市首个生态司法修复基地建成。同时,武侯区法院、检察院、水务局等8家单位共同签署《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生态司法修复基地(武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自协议签署以来,已依法依规办理涉水行政案件5起。

二是促进生态生活环境与司法修复相融合。开展生态环境资源民事诉讼、公益诉讼、行政诉讼等,持续打造环境资源纠纷化解品牌;运用补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等方式进行恢复性司法实践,创新生态修复机制;健全涉林、河、田、湿地的行政执法与生态司法修复无缝衔接工作模式,形成生态保护协同机制。

三是建立健全生态司法修复实践合作机制。区法院与检察院、水务局等7家单位达成合作协议,建立联络协同机制;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发布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生态司法修复工作动态信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建立业务培训机制和工作总结制度。

3、经验启示

一是安全的水生态保护场景需要司法护航。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中的职能作用,形成行政和司法保护合力,共同打击涉水违法犯罪行为,对于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河湖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健康的水生态保护空间需要机制保障。建立多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协作联动共治机制,推动水行政主管部门与法检机关良性互动,推进河湖生态环境问题有效治理,实现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护卫蓝天碧水。

三是活力的水生态保护行业需要多元参与。推动形成一体化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工作新格局,强化协同治理,筑牢司法屏障,有效推进水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衔接,形成辖区内生态环境多层次、多领域的齐抓共管新模式。

(来源:成都市生态环境局)

责任编辑:李雨恒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