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焦点新闻

国家战略带旺区域旅游

2016-08-29 08:52

摘要:中国旅游研究院8月22日发布的《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5-2016》指出:当前,在“一带一路”、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在“旅游+”、“全域旅游”等战略的推动下,中国的区域旅游的理念和内涵均有所丰富,区域旅游业和区域经济表现出相似的态势

中国旅游研究院8月22日发布的《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5-2016》指出:当前,在“一带一路”、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在“旅游+”、“全域旅游”等战略的推动下,中国的区域旅游的理念和内涵均有所丰富,区域旅游业和区域经济表现出相似的态势,总体呈现区域均衡化发展趋势。

“四大板块”协调发展

《报告》显示:中国国内旅游流主要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成渝地区、中部六省及东北这些区域间的双向旅游流,其中,环渤海与珠三角、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的双向游客流量最大,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北京与河北、北京与天津这四条省际间的旅游流流量最大。

目前,中国区域旅游呈现东部引领,中、西部发展迅速,东北发展势头强劲的趋势。报告指出,要依照不同区域的发展特征合理、适时、有步骤地推进区域旅游发展,打造特色化、活力化、多极化、全域性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

东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带动作用,注重旅游企业转型升级和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引进和开发新兴的旅游形式,因地制宜地进行试点建设,形成以东部主要城市为核心的区域性旅游交通网络,向中西部地区辐射。

中部地区有效地串联了东西部的区域旅游市场,历年增长最为迅速,潜力巨大。未来应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开拓旅游市场,横向上形成串联区内外的大旅游发展片区,实现经济带上的产业链纵向深化。

西部地区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资源优势为特色,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承接中东部资源与产业转移,着力打造旅游发展示范基地。

东北地区应推动旅游品牌的打造与旅游产品的开发,鼓励旅游市场主体创新,寻求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与区域旅游承接模式,减少季节性旅游带来的影响。

国家战略提供新动力

报告分析,“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及长江经济带战略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区域旅游合作与一体化、跨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将日趋完善。

跨国的大区域旅游线路和发展格局日渐形成,中国与周边国家旅游的发展和互动进一步加强。目前,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双向交流已超过2500万人次。报告建议,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可开展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俄蒙经济走廊、新欧亚大陆桥等区域间的旅游合作,最终实现“一带一路”旅游一体化。

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带动下,长江沿线旅游带、中国古老长城旅游带、陇海兰新旅游协作区和京杭大运河旅游带、青藏铁路旅游带等“三横两纵”区域旅游格局将进一步优化,区域内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旅游合作交流机制以及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信息和服务网络将不断完善,区域客源互送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旅游+”催生创新

在区域旅游发展中,“旅游+”催生了新的经济形态,拓展了创新空间。报告指出,乡村、农牧、工业、商务、研学、医疗、养老、健康、文化、红色、海洋、林业、水利等旅游和休闲度假产业集群,是“旅游+”的重点领域,为区域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

此外,旅游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互联网作为游前、游中和游后的方案提供者,关于景点、景区、住宿、餐饮、购物等搜索内容,影响着区域旅游的流动性选择。

报告建议,区域旅游的创新发展,也要以互联网为平台和发展路径,推动旅游传统企业和互联网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形成开放共享的旅游产业运营模式,支持在线旅游创业创新,推动“旅游+互联网”投融资创新,形成平台化、垂直化、细分化的旅游发展体系,拓宽区域旅游产业发展链条。(记者 赵 珊)

 

 

 



(责任编辑: )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