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焦点新闻

旅游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共振

2017-05-20 01:32

摘要:旅游业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中,既承担了催化剂和润滑剂的功能,又发挥了基础性和“润物无声”的作用。三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合作已经从单纯的市场合作转向深度的要素流动与品牌、服务的合作 □蒋依依 国家主席习近平5

旅游业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中,既承担了催化剂和润滑剂的功能,又发挥了基础性和“润物无声”的作用。三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合作已经从单纯的市场合作转向深度的要素流动与品牌、服务的合作

□蒋依依

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说,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取得了累累硕果,集人文交流与经贸交流为一体的旅游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国家间的友好关系既来自于政府高层谋篇布局从上而下的设计,也离不开人民之间心灵交流由下而上的助力。因此,“民心相通”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一带一路”作为一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倡议,涵盖了前所未有的地理范围。在此区域内,佛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交相辉映,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影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内陆国家与沿海岛国并行发展。文化与国情的差别决定了只有加强人文交流,才能为各领域的密切合作夯实民意基础。

旅游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充分展现了我国多予少取与开放平等的新型义利观。“一带一路”自古以来就是以普通民众为主体的交流通道。在旅游为线索的文化交流与民众往来中,各国都是平等互利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的所有成果归根到底是要造福于各国人民。在推动“一带一路”合作的过程中,中国凭借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地、旅游产业正在积极进行国际化布局的优势,树立起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展现所倡导的多予少取与开放平等的新型义利观,争取到沿线国家的信任和支持。“十三五”期间,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贡献1.5亿人次的游客和2000亿美元的消费。这也是近年来俄罗斯、美国、印度、东盟、澳大利亚等多个目的地竞相与我国共同举办旅游年的原因。

以旅游业为平台的大规模人员交流推动了民众之间的直接沟通与交流。空中、地面与海上走廊的共同建设,使“一带一路”成为沿线普通民众相互往来的纽带。在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陆上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万里茶道”国际旅游推广联盟,以及72小时过境免签、离境退税等工作与政策的协同效应下,根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共有3400万人次的游客往来,中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贡献了2400万人次的出境游客,同时吸纳了将近1000万人次的入境游客到访。如果将3年来的游客互访规模汇总,那么游客互访规模将接近1亿人次。如此大规模的人员往来,推动了民众之间的直接沟通与交流,使得拥有辉煌历史但在近代以来一直经历封闭与开放间徘徊的“一带一路”坚定不移地走向开放。可以说,旅游业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中,既承担了催化剂和润滑剂的功能,又发挥了基础性和“润物无声”的作用。

旅游作为先导性产业,产业合作本身所带来的要素转移,包括带动投资与引进技术,能够使旅游经济对比格局发展变化,同时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合作,使区域合作得以实现。

首先,“一带一路”旅游产业的合作从单纯的市场合作转向深度的要素流动与品牌、服务的合作。国家旅游局早在2007年就开展了《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发展规划》,《“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将丝绸之路列为十大国家精品旅游带之一,我国先后与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匈牙利、丹麦等沿线多个国家与地区签署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在中东欧地区设立首个海外旅游办事处,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等常态化合作平台的构建,都为“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丝绸之路合作申遗成功,中免集团将免税业务拓展到柬埔寨,海航集团先后投资组建加纳AWA航空、并购西班牙NH酒店,万达集团收购英国圣汐游艇公司同时并购澳大利亚黄金海岸项目,众信国旅投资地中海俱乐部等,都表明“一带一路”的旅游产业正在跟随游客的脚步走向深入。如果说曾经的“一带一路”是因商而旅,那么今天的“一带一路”则是因旅而商。

其次,旅游业为其他产业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间互联互通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基础与接待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而大规模的游客往来,迫切需要航空、公路、铁路、港口、通关等软硬件条件的优化作为支撑。因此,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印尼雅万高铁等设施的相继建设,既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游客需求的诉求。不断增长的游客规模、多样化的游客需求,一定程度推动了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在“一带一路”旅游基础与接待设施建设中扮演积极角色。“一带一路”旅游业的发展还有效地推动了金融领域的国际化合作。截至今年3月底,“一带一路”中已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受理银联卡。银联卡海外受理网点和人民币结算发展迅速的区域,很大程度上与中国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重合。国民跨境消费与跨境支付的发展推动了人民币在尚未完全放开情况下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旅游业所推动的服务贸易发展,也为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与实施奠定了人民币流动性、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需求基础。

3年多来,中国旅游业与“一带一路”倡议共振,相互促进,既推动了中国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又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了开放共赢的产业价值。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旅游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为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旅游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彭艳娇)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