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焦点新闻

四川:旅游扶贫激发乡村潜力

2018-02-09 03:12

摘要:近日,以“秘境平武·南国冰恋”为主题的四川省第八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冬季版)暨首届平武冰瀑节开幕。深山古城绵阳平武首次在四川乡村旅游大舞台上亮相,平武的中国报恩城文化旅游项目引资超百亿元。事实上,广安武胜、乐山沐川、甘孜乡城都因承办“四季

近日,以“秘境平武·南国冰恋”为主题的四川省第八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冬季版)暨首届平武冰瀑节开幕。深山古城绵阳平武首次在四川乡村旅游大舞台上亮相,平武的中国报恩城文化旅游项目引资超百亿元。事实上,广安武胜、乐山沐川、甘孜乡城都因承办“四季版”的乡村文化旅游节火了起来,这项活动只是四川旅游扶贫的创新举措之一。

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决胜全面小康”的战略部署,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把旅游扶贫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多方联动和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了解,2017年,四川省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283亿元,同比增长13%;全省共有509个旅游扶贫重点村退出,占全省3769个退出贫困村的13.5%;带动3.7万户12.6万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发展旅游业让四川的许多乡村变了模样,旅游业正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阵地。

协同联动机制创新

与2016年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推动448个贫困村“脱贫摘帽”相比,2017年四川旅游扶贫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得益于“协同联动、创新机制、体现担当、聚焦深度(深度贫困地区)”的工作思路。

四川省委、省政府将旅游扶贫列入全省脱贫攻坚22个专项工作之一,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四川省委农工委、农业厅、扶贫移民局等在乡村旅游、旅游扶贫示范区创建等方面全力参与支持,交通厅、文化厅等先后出台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交通+旅游”“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财政投入方面,2017年,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财政厅安排下达1.205亿元省级旅游发展资金,撬动市(州)县(市、区)统筹整合旅游扶贫资金18.66亿元,重点支持86个县实施旅游产业扶贫,占全省160个有扶贫任务县的54%,其中,涉及2017年计划摘帽县14个,占16个计划摘帽县的88%。

体制机制方面,近两年四川一直在创新——成立了省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扶贫工作;不断完善并始终坚持“省负总责、市州组织、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和“片为重点、项目到村、精准到户”的工作机制,确保旅游扶贫工作有序开展;设立了秦巴山片区、乌蒙山片区、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等“四大片区”旅游扶贫促进中心,创新构建社会化推进旅游扶贫工作机制;以《四川省“十三五”旅游扶贫专项规划》为统揽,切实推进“四大片区”旅游扶贫实施计划落地落实;会同扶贫移民局等部门,共同引导和推动贫困地区通过开展旅游扶贫示范区(村)创建,创新旅游扶贫模式;加大制度供给,出台《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带动精准脱贫加分办法》《四川省旅游扶贫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强力推动旅游扶贫任务落实;创新性地把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作为乡村旅游提升发展、旅游扶贫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017年,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和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组织480名乡村旅游产业带头人分10批次前往台湾开展了学习交流,在名额分配上特别向88个贫困县倾斜。学员们回来后,不仅努力实现自身的提档升级,更把先进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和经验传播到全省各地。

以旅游业统筹特色农牧业、生态产业、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让四川民族地区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数据显示,主要覆盖阿坝、甘孜和凉山等民族区域的深度贫困地区在2017年创建旅游扶贫示范区7个、旅游扶贫示范村30个,新增乡村民宿达标户368个、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经营点150家,带动3.03万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占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人口的14.7%。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胡斌说,四川藏区、彝区已纳入国家“三区三州”范围,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决胜全面小康”的要求下,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开展旅游扶贫已上升为全省战略。

产业扶贫因地制宜

“旅游扶贫要始终以贫困群众就业增收为目标导向。”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傅勇林认为,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首先要满足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其次才是满足游客需要。“我们一定要按照抓服务业的方式来抓旅游产业扶贫,按照产业推进的规律、逻辑来推动旅游扶贫工作。”

四川不少地方的旅游干部同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各地涌现众多旅游扶贫案例,总结出了景区带村、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能人带户等多种扶贫模式。

成都天友旅游集团进驻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区——绵阳市平武县以来,以“龙头企业+村寨/合作社+本土创业者+其他农户”的模式进行旅游开发,为4000余白马藏族同胞搭建起了共同创业、就业、务工的平台,形成了农家旅游接待、民俗文化表演、青稞咂酒生产、手工艺品制作、生态种植养殖的全产业链条。

南充市仪陇县的朱德故里景区坚持与当地农户共建共享、共生共融、共抓共管的发展方式,在高标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同时,优先实施路、水、气、视讯、住居等扶贫项目。“景区带村”改善了核心区内1605户、5385名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村民实现了脱贫增收。

广安市武胜县白坪乡、飞龙镇、三溪镇的29个行政村整体规划为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后,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和花果种植产业,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唐大姐的家以前破旧不堪,而今却是“门前瓜果香,门后树成行”。由于种植的果树品种多样,一年四季都有游客来这里赏花、摘果。唐大姐一家现在的年收入已达数十万元。在武胜,依靠乡村旅游发展实现致富的村民不在少数。

广元市苍溪县和利州区在旅游商品开发方面已卓有成效。刘华的“御楼兰毯坊”坐落在苍溪县著名的乡村旅游景区梨博园附近。这里生产的真丝地(挂)毯深受日本及欧美等国家客户的喜爱,年销售额50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刘华设置了20多个加工点,为村民提供技术和原材料,计件付酬,村民们足不出户就实现了就业和增收。利州区白朝村的“灵芝大王”王钦建立了灵芝产业基地,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100多户农民一起种植食用菌,年产值达到了四五百万元。

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以多种创新模式引导各地开展旅游扶贫,不仅有效激发了基层活力,也为村民们的

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对推进新时代的旅游扶贫工作,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定下的主基调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聚力助推社会全面进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地方的旅游扶贫除了富民增收,还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动能,在解决“空心村”问题、改善乡村面貌、提升乡村文明、拓展农业产业链、助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重建乡村伦理、重构乡村秩序、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村以前是典型的“空心村”,自2015年开启生态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后,在外务工的壮劳力纷纷返乡,参与旅游项目建设运营,开办农家乐等。在以“国有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下,当地村民自愿把房屋租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翻建、统一布局、统一运营。“当地农户依靠房屋租金+务工+合作社分红,一年能有8万元左右的收入。”白朝乡人武部部长郭正山说。

看到家乡正在大力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苍溪县五龙镇三会村的小伙仲均成决定“回巢”投资建设小型拓展基地。张丕军、鲜桂英夫妇也从浙江返乡,承包了村里“树尖上的餐厅”。“在家乡过上富足生活,谁还愿意背井离乡?”张丕军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在朱德故里景区覆盖的区域内,景区管理局每年都评选“支持景区发展之星”“脱贫攻坚之星”,并颁发奖状、奖金,鼓励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在群众中掀起了前所未有的争优热潮。

2017年以来,阆中市投入资金,引进专业团队,把天宫乡好几个贫困户的老院子打造成了精品民宿。在专业机构的经营下,这里的一间客房最高可卖到每晚700元。就在民宿不远处,还有十多幢坐落在青山翠竹之间的“森林玻璃屋”正在加快建设,春节前就将迎客。

旅游扶贫正让四川的乡村发生着巨大变化——泥泞不堪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破旧的土坯房变成了崭新的砖瓦房,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归巢”创业,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四川的旅游扶贫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力量,不仅美了村、富了民,还优化和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提升了乡村文明程度,成为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动能。(采访组成员:金启宁陈静白骅本文执笔:陈静)



(责任编辑:彭艳娇)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