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焦点新闻

晋江梧林这百幢古厝洋楼 盛满闽南华侨的乡愁

2019-03-30 01:43

摘要:胸怀祖国楼。 石鼓山下,梧垵溪旁,一片历经600多年沧桑的闽南古建筑群,正洗尽铅华,悄然新生。 距晋江市区15分钟车程,位于新塘街道的梧林传统村落,近年来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寻味闽南。 这里曾有大批下南洋的华侨,他们曾回国建造了大量精美的建筑

晋江梧林这百幢古厝洋楼 盛满闽南华侨的乡愁

胸怀祖国楼。 

石鼓山下,梧垵溪旁,一片历经600多年沧桑的闽南古建筑群,正洗尽铅华,悄然新生。

距晋江市区15分钟车程,位于新塘街道的梧林传统村落,近年来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寻味闽南。

这里曾有大批下南洋的华侨,他们曾回国建造了大量精美的建筑,在战争年代他们以先国后家的报国情怀投身抗战,部分民国时期未完工的洋楼,便是当年他们支持抗战的历史见证。

这里现存有雄伟壮观的古罗马式、哥特式洋楼11幢,南洋风味的番仔楼12幢以及极富闽南特色的官式红砖大厝60幢,石头结构建筑14幢,堪称华侨历史博物馆和闽南文化后花园。

这近百幢古厝洋楼里,盛满了闽南华侨的乡愁。新生与历史的交融中,诉说着闽南华侨深沉的家国情怀。

2016年11月,梧林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被列为省重点项目,这里将被建设成闽南文化旅游景区及世界多元建筑文化集中展示区,建设成为海内外侨亲的交流地、闽南华侨爱国爱乡的见证地。

先国后家,捐出建房款支持抗战

走近梧林,村口大片的花田首先映入眼帘。当古厝遇上花田,让这片古村落更平添了引人入胜的悠远韵味。

据史料记载,梧林村落形成于明洪武年间。清末,梧林开始有人旅居海外,随后陆续有旅居海外的华侨回国出资建造了大量精美的洋楼,村庄规模逐渐扩大,建筑风格亦逐步多元化。现在村庄辖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800多人,海外侨胞有1.5万人,是名副其实的侨乡。

迫不及待走近远望颇为雄伟的大厝,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富丽堂皇,外墙多是裸露的水泥。若非导游讲解,我们还误以为是战乱中遭到损毁,其实这些还没有装修好的“坯房”,蕴含着一段段抗日佳话。

古村落中最为壮观的“五层厝”是旅菲华侨蔡德鑨的宅邸,建造于1936年,占地400平方米。该楼聘请英国设计师设计,曾是泉州南门外地标性建筑。楼外部为钢筋水泥混凝土墙体结构,古罗马式艺术风格,大门采用闽南官式大厝传统构造,左右两侧双向照门上书的“茶经”“荔谱”,为蔡氏先祖北宋大臣蔡襄的代表作。内部沿用中国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布局,中规中矩。二楼刻有楹联“千年惠泽万安桥,载道讴歌五里松”,讲述了蔡襄修建中国第一座海港石桥万安桥的功绩。

大楼主体完工之时,正值日本侵华战争爆发,蔡德鑨及其家族深明大义,积极投身全民抗战洪流,慷慨解囊,纾解国难,把准备用于大楼装修的款项悉数捐赠出来支持抗战。“五层厝”也就在此默默地伫立了80多年,将自己变成了另一种形态的抗战纪念馆。

在梧林,这种先国后家、支援抗日的义举蔚然成风,一幢幢未装修甚至未完全建好的古厝洋楼,诉说着闽南侨胞深沉的家国情怀。

往村中走,有一座坐东朝西的两层中西合璧洋楼,楼顶“胸怀祖国”四个大字十分醒目。此楼是旅菲侨胞蔡怀番和蔡怀紫合建宅邸。蔡怀番和蔡怀紫是同辈份的堂兄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加入华侨游击队。抗战胜利后向菲律宾当局收购日军占菲时期的“远东”军工铸造厂,更名为“新远东”铸造公司,专门生产生活器具,获得丰厚利润。创业有成后像闽南大部分华侨一样回乡兴建屋宅,光宗耀祖。按照当地人的传统习惯,凭着各自的经济实力,他们完全有能力各自建造一栋宽敞、高大的楼宇。但是,最后他们决定在家乡共同建造一座楼宇,因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孙也能如同他们一样和谐相处。楼宇竣工后,他们定下规矩:将楼宇楼下、楼上交叉分成两部分,采用抽签的办法,哪家抽到楼下左边,那么楼上就分到右边,不得“挑肥拣瘦”,不设“楚河汉界”。

在这片古村落中最为“抢眼”的当属又瘦又高的修养楼。被村民称为“枪楼”的修养楼建于1934年,为钢筋混凝土夯实墙结构的碉楼,楼内放置枪支。如今,外墙还能依稀看到一些子弹打过的痕迹,墙体上有许多射击用的枪孔,里大外小,可扩大射击范围。碉楼共有三层,位于村落的平缓地带,视野开阔,是绝佳的“瞭望楼”。当年,村里成年男子分组轮流驻楼守更放哨、巡逻,起到了警戒以及随时准备抵御外寇袭村的作用。碉楼十分坚固,四面窗户都有铁罩,楼上廊道留有观察墙基的窥视孔、射击眼。各层墙面门窗的窗棂饰顶雕花形态各异,既有艺术韵味,又有欧式灵气,巧搭成“一层一境,四面八境”的建筑景观,把修养楼衬托得分外秀丽。

晋江梧林这百幢古厝洋楼 盛满闽南华侨的乡愁

修养楼。

修旧如旧,保护开发留住乡愁

岁月洗却历史的尘埃,留下了一地乡愁。这片让南洋游子们魂牵梦萦的故土,长期以来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直到2016年一度面临征迁。

2016年,由于我省集成电路产业园晋江园区的建设,梧林也曾在征迁范围之内。在一次现场办公中,晋江市领导看到这些独特的建筑、了解到其中的历史文化后,当即决定“保留下来,好好保护开发”。2017年,晋江市委、市政府成立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对梧林传统村落进行整体规划及保护性开发,拟建成侨乡文化博物馆、闽南文化后花园,与周边的集成电路产业园、闽台田园风光农业科技生态园共同组成福建省特色小镇——晋江“芯”小镇。

村落入口,已经建好的侨史馆已向游人开放。图文并茂的展览,生动地讲述了梧林蔡氏起源和华侨下南洋谋生、实业救国、支援抗战、情系家园、热心公益等侨史。一曲悠扬的说唱诗《过番歌》萦绕耳畔,倾诉着华侨下南洋谋生的辛酸苦辣。陈列在橱窗中的早期花窗、花砖、滴水兽、竹篮、步枪等旧物带你穿越时光隧道,仿佛回到战火硝烟的岁月。梧林传统村落的特色建筑也可以在侨史馆内一睹为快。走出侨史馆,位于朝东楼另一侧的几间亲子书吧也已修整完毕,书桌、书柜古香古色。今年的春节、元宵节期间,梧林举办了文化节,许多游人纷至沓来。

站在侨史馆西望,大片的金盏花在风中摇曳,游人沉醉其中,不停拍照,花美人笑;其间的“聚宝盆”水池景观已初具雏形……周边环境整治和古建筑的保护性修缮正在同步进行中。

#p#分页标题#e#

建于1910年的德卫宅,是面阔五开间的闽南大厝,前厅双侧倒塌的榉头正在重建,后界生有一巨榕,根系极为发达,这一鸟粪榕最初生长于屋顶,树根沿房屋柱子生长钻入地面,后因太过旺盛将屋顶压塌落于地面,但因地面铺有石砖,一些较大的树根浮于地面,爬满整个后界,蔚为壮观。现场工人正在加紧修缮塌落的廊柱和屋顶,当然前提是修旧如旧,不伤古树毫分。

“按照规划,中国传统村落梧林保护开发项目定位为闽南华侨历史博物馆,业态主要为以文创、休闲、民宿为主的休闲旅游创意传统村落。项目占地面积1827亩,其中核心区占地311亩,大师工作室片区167亩,闽台田园风光片区792亩,梧垵景观片区350亩,原住民区160亩。核心区预计于2020年5月完成修缮并对外开放。”晋江市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指挥部副总指挥谢建智告诉记者。

届时,古厝、花海交相辉映,田园风光、闽南文化深度交融,梧林,将成为您享受惬意、寻味慢生活的梦中家园……

晋江梧林这百幢古厝洋楼 盛满闽南华侨的乡愁

摄影发烧友纷至沓来。

晋江梧林这百幢古厝洋楼 盛满闽南华侨的乡愁

巨榕。


(福建日报记者 阮锡桂 王敏霞 文/图)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