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焦点新闻

来一场联合梯田的农耕邂逅

2019-05-16 01:51

摘要:梯田庙会 明糖制作 开耕节情景再现 草席制作 荣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尤溪联合梯田,在岁月洗礼中,早与当地居民的生活、饮食、习俗等方面融合且密不可分,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因此,尤溪在加大对联合梯田保护与开发的同时,更是把视角投向


来一场联合梯田的农耕邂逅

梯田庙会

来一场联合梯田的农耕邂逅

明糖制作

来一场联合梯田的农耕邂逅

开耕节情景再现

来一场联合梯田的农耕邂逅

草席制作

荣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尤溪联合梯田,在岁月洗礼中,早与当地居民的生活、饮食、习俗等方面融合且密不可分,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因此,尤溪在加大对联合梯田保护与开发的同时,更是把视角投向梯田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传承。目前,尤溪联合镇已有6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这些独特的农耕文化等遗存,随着梯田1300多年的历史更迭而发展演变,已与梯田构成了一幅独特而灵动的人文画卷。

过生日的耕牛

“人吃的艾粿为什么要给牛吃呢?”这是今年66岁的联合镇东边村村民蔡光华小时候的疑惑。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早上,家里有牛的农户会喂给牛一种用稻米与艾草制作的艾粿,作为牛的“蛋糕”,并以给耕牛“放假”的形式,为牛“过生日”。

那时蔡光华的父亲告诉他,“牛一年到头为我们劳作很辛苦,不仅为了感谢它,给它吃一些营养的食物,会更有力气。”

联合梯田保留了多样的节庆与习俗,它的农耕文化融入了当地农民四季的生活。联合梯田所在的联东、联南、联西、东边、云山、下云、连云等8个建制村,与之相邻的南平市塔前镇菖上、虎山、坑炳等村流传有“给牛过生日”的习俗。

其中,还有些贴心的细节,比如,有的农户会用盐炒制艾粿,为的是让牛感到口渴有胃口多吃些草,有的则加入茶油,既增加了营养也防止有粘性的艾粿卡住牛喉咙。

“大约二三十年之前,有牛的家庭都有这个民俗,现保留下来的这项民俗活动规模都比较小,多以村为单位,政府进行开发保护后,结合了更多民俗形式,现在的场面规模影响力都比较大,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农耕习俗。”

“四月初八牛生日”组合“立春鞭牛”活动演变形成现在梯田农耕文化的代表之一“开耕节”。“立春鞭牛”活动即是每年立春,“鞭牛迎春”,念“祈福祝文”,鞭打土牛,儿童唱童谣后大家把细土带回家,表示接到春、接到福。

近年来,随着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开耕节”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民俗活动,也作为旅游文化活动的一个主打项目,过程包含进香、酹酒、为牛神洗尘、敬献蛋花酒和青草、童男童女鞭牛、取“如意土”等丰富的仪式,其情景再现的形式,很受游客欢迎。

在靠天吃饭的年代,祈求风调雨顺往往是农民最殷切的期望,伏虎岩庙会,是当地的祈福民俗。

今年农历二月二十七上午,2万多人的踩街巡游队伍绵延了数公里,文艺游行、龙狮表演、迎神送福等各种活动相继展开。沿街所过之处,锣鼓声、鞭炮声齐鸣。

“每年光是巡游队伍就有8000人,还吸引了2万多名来自尤溪、南平邵武、福州等地的群众到伏虎岩寺庙进香、吃斋,场面热闹非凡。”伏虎岩管理委员会成员张必早介绍。

“自年少起,巡游活动只要我在家都参加,之前只有拿旗子走路,今年第一次舞龙,看到家乡越来越好很开心。”热闹的氛围下,20多岁的年轻村民小张难掩喜悦之情。

伏虎岩庙会要提早1个月开始筹备,人员主要由当地“五保”,即联合集镇周边的瑶峰、王源、源底、西岐、南山5个保组成,他们义务从事项目保护工作。

联合伏虎岩位于尤溪县联合镇联东村入口处的集镇水尾,传说有南平西芹伏虎禅师来平定虎患保一方平安,于是,联合人在禅师诞辰农历二月二十七举行仪式纪念,从宋沿袭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到过美国的明糖

57岁的张英文从十几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制作明糖。“明糖由麦芽糖、小麦面粉、芝麻等为原料制成,具有化痰、止咳等功效,是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必备的茶点和祭拜供品。”

联合梯田有许多传统小吃。联合明糖,是当地人十分钟爱的手工小食。张英每天早上七八点开始熬糖,接着翻炒、擀平、压实、切割,2个多小时的制作过程十分娴熟,一天最多可做上百包。“刚做出的明糖咬上一口,麦芽糖的香味结合着花生和芝麻的香脆,回味无穷。”

联合明糖给予辛苦劳作的联合人糖分补充,其制作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

但明糖制作需避开炎热的夏季,而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七,伏虎岩庙会举办之际,明糖作为庙会指定贡品之一,需求最旺。

“我没到过美国,但我的糖到过。现在我们镇大力开发旅游,明糖也申遗了,接下来我想办厂,让更多人吃到我们的特产。”现今,联合当地的明糖制作仅剩张英文一家,张英文期望让明糖更好地传承下去。

联合梯田提供了多样的食物来源,也孕育出灿烂的饮食文化。

联合还有著名的“梯田三宝”,即当地出产的花生、田埂豆、梯田稻米等土特农产品。“梯田三宝”之一的联合白晒花生,以保持“原汁原味”作为美味秘诀。

“我们联合白晒花生品相漂亮,虽个头较小,但入口微甘,越吃越香。”花生种植户陈拥通介绍,“最正宗的联合白晒花生,要选用本地品种花生。煮熟后,通过晒制去除多余水分。方法虽古朴,但要拿捏到位,做出的花生才好吃。”

“随着梯田‘三宝’品牌知名度的打响,并凭借自身良好的品质,我们联合花生的市场认可度已越来越高,现在从农户家收来的花生每公斤最低都要30元,市场价格在每公斤40元左右,连续几年都是供不应求。”卖了10年花生的张海鹰介绍,目前,联合白晒花生还通过电商远销国外。

联合镇高山片区的联西、东边、连云、云山、下云村和联合村的大小岭,因地理位置优势,制作出的白晒花生味道最为纯正。据了解,联合境内花生大部分属于自种自销,共种植花生200亩左右,年产量近3万公斤。2008年,联合镇注册了“联田牌”系列商标,白晒花生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小吃,联合独具风味的草根膳食也十分出名。其中“南山婆”草根膳食传承年代悠久,将各种养生或药用的植物,根据不同时令、不同人群,搭配成不同的草根膳食,例如,当地妇女坐月子吃的“南山婆月子鸡”,有助于强筋健骨的“草根猪脚汤”“草根兔肉汤”,夏季清凉解暑的“南山婆凉茶”等。

目前,南山婆的包氏后代正将“南山婆”这块金字品牌,进一步发扬光大,建立了“南山婆中央厨房”,将草根膳食秘方与福建、贵州两地绿色食材等相结合,谋划进行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流传了500年的草席

“每年立夏忙着种席草,9月中旬全家出动收草、打草,然后趁着连续的晴天晒干,接着破草、纺麻线、装线、编织。”60多岁的下云草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包世问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家家户户都会这项技艺,有的以此为生,有的添补家用。一年全村能编几千张草席,多销往毗邻的南平市塔前镇。”

在联合梯田生态系统中,还有许多就地取材制作的稻作农具、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和竹制工艺品等,是当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文化的依托,丰富了联合梯田的农业文化。下云村草席正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草席制作费工费时,一般两个编织熟练的妇女,起早贪黑一天下来可以编2件,不熟练的一天只能编1件哩。”包世问说。

编织一条草席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以两人为一组,配合默契,一个人坐在席机的正面,进行压筘,另一人坐在席机侧面叉草,筘重达4公斤,使编织出来的草席紧实耐用。

“下云草席已流传了500年。”包世问接着介绍“这种草席不容易发潮,热天睡着又很透气,一张席子最久能睡十七八年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曾满足了生活的需求和作为重要经济来源的下云草席,逐渐被市场上的其他商品代替,缠绕于指间的老手艺逐渐面临失传。目前,村里已没人种席草了,包世问也只是靠前些年屯着的席草进行编织。

“从以前一年最多时卖70多张草席,到前几年一年卖三四张,现在也只有一些老人会来买了。一张草席虽然卖180元,但刨去人工,并没赚多少。”因为草席价格不高,很多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织草席,织席师傅出现老龄化现象。现在联合镇也仅剩下云村还有2户人家制作草席,全村会编织草席的人不过10多个。

为了保护好这一手工制作工艺,当地通过扩大席草种植面积,请老师傅传授技艺,开展草席制作技艺培训,给愿意学习的年轻人适当奖励等方式,留住这门老手艺。

(三明日报尤溪记者站 邱慧敏 陈杰 文/图)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