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焦点新闻

福建长汀:千年古城,焕彩蝶变

2019-05-16 01:55

摘要:济川门下段立面改造 丘淞 摄 徜徉在明清古街中,欣赏老手艺,喝红军可乐;漫步于唐宋古城墙上,看汀江两岸多彩夜色;穿行于水东街里的小铺,尝遍各色客家小吃……街上游客摩肩接踵,酒店民宿提前爆满,公共车位一位难求,在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古城长汀人

济川门下段立面改造 丘淞 摄

济川门下段立面改造 丘淞 摄

  徜徉在明清古街中,欣赏老手艺,喝红军可乐;漫步于唐宋古城墙上,看汀江两岸多彩夜色;穿行于水东街里的小铺,尝遍各色客家小吃……街上游客摩肩接踵,酒店民宿提前爆满,公共车位一位难求,在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古城长汀人气高涨。

  长汀是国务院1994年公布的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福建省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中唯一的县级城市。2012年以来,长汀紧抓被列为国家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和省级文化传承新型城镇化试点的机遇,坚持一手抓古街区保护,一手抓主景区修复利用,将名城保护与开发紧密结合。

三洲湿地公园 林育荣 摄

三洲湿地公园 林育荣 摄

  始于古城墙修缮

  作为我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长汀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而璀璨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等在此积淀,影响着这座城市,长汀人民保护古城的意识也由来已久。

  汀州古城保护的起始于古城墙保护。“长汀是唯一基本将原有古城池格局保留下来的历史名城。”据汀州古城墙文物古迹修复协会负责人曹清华介绍,始建于唐大历四年的长汀古城墙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城墙从汀州名山卧龙山顶开始从东西两边沿山麓逶迤而下,环抱汀州古城,远看状如“观音挂珠”。

  就是这样的标志性建筑却在上世纪80年代遭遇危机,彼时,汀州城墙仅剩1000多米,岌岌可危。1984年,当地出台了古城保护规划。1993年,长汀修复了367米的古城墙,迈出了古城修缮的第一步。

  2002年,40名离退休老人组成的“汀州古城墙文物古迹修复协会”成为保护古城墙的第一个民间团体,协会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捐资修复,并获得官方的全力支持。

  名城保护,人人助力。协会成立伊始,便吸引了众多长汀民间人士的参与,不仅有曹清华这样的离退休人士,更有诸多默默无闻的普通百姓,退休的环卫工人邓增昌便是其中之一。

  邓增昌是土生土长的长汀人,打小就在古城墙玩耍长大的他,为长汀悠久的历史及重要地位感到自豪。“如果没有了这个古城墙,长汀就不是长汀了。”邓老说,“长汀是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墙就是这座城市的标志之一。”

  邓老自身生活简朴,可对古城墙保护却十分热心,捐款大方。自修复古城墙的那一年起,他就开始捐款,从10元、20元到后来的上百元,几乎每个月都会往古城墙保护协会跑一次。至2013年,10多年间,邓增昌就为古城墙修复捐款上百次,金额1万多元。

  多年的努力换来了明显的成效。至2012年,长汀共修复城墙2998米、城门和城楼4座,新建一个洞门和若干亭、阁、诗碑等。

  2013年,汀州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如今,曹清华他们已不用为筹措修缮经费而奔走,但安全巡查、保护宣传仍是他们每月的“必修课”。而对于邓增昌来说,保护古城墙的行动也在继续,只是从捐款变成了日常清洁和巡查。

古城夜色 张平 摄

古城夜色 张平 摄

  做好“古韵”大文章

  5月10日,在长汀卧龙书院重建项目现场,一片繁忙作业的场景,工人们正在忙着文昌阁、龙学馆、藏书馆等书院主体建筑最后的收尾工作。“本月就可竣工,今年年内将完成书院内部景观和内部展陈的布置工作,预计年底书院项目竣工开放。”福建省古韵汀州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丘政福说。

  这个始建于唐宋,闻名一时的书院位于古城的南大街,2013年著名演员成龙所捐赠的徽派古建筑也安放其中。坐落于民居与旧祠堂林立的南大街,卧龙书院的重建成为长汀四大历史街区之一的南大街的又一处文化符号。

  2012年,长汀县成立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下称“名管委”),是全省唯一的名管委。让旅游与民生和谐相融,这是长汀在名城保护和修复中一以贯之的理念。“紧扣‘古韵’二字,将古城打造成乡愁满满的老城。”长汀县名城管委会副主任李靖生如是说。

  1200多年的历史,古城长汀的四大街区完备,犹如一块已经基本成型的古玉。如何在规划上做好这块古玉的文章?长汀给出了“以金镶玉”的规划思路,即用汀江河串联东门街、水东街、店头街三条历史街区,实施“一江两岸”旅游主景区修复利用,在汀州城这块古玉周边打造黄金带。“十万人家栖两岸,绿杨烟锁济川桥,要以汀江为纽带,串联各点,恢复古汀州的繁华。”李靖生说。

  规划大局既定,具体落实随即开始。长汀聘请了南京大学编制完成《长汀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委托同济大学编制完成《长汀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概念性规划》《长汀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长汀历史文化街区沿街建筑立面整改设计方案》《妈祖文化广场建设规划》等多项具体规划,确定了古城格局、传统风貌保护等框架,为名城建设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长汀县城常住人口超过20万人,如何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同时,保留原汁原味的市井文化?长汀做起了“加减法”:古城做减法、新城做加法。当地确定“南拓北扩”思路,尽可能地将政府机构、医院、学校搬离,既缓解古街区的交通和人口压力,又留下居民的“烟火气”。

  “将卧龙书院重建于南大街,既为增添南大街的文化气息,又是书院接地气的表现。”丘政福说,卧龙书院拥有极高的历史、建筑、艺术价值,体现出客家建筑艺术精湛技艺的同时,折射出汀州古城悠久的历史和人文。

  为了保证建筑原汁原味,名管委继续请来了当地建筑界的“土专家”黄友柏。2010年,他开始参与到四大街区的建筑修复工作。“那时店头街古建筑残破不堪,各式民居夹杂其间,极不协调。”黄友柏说,自己和团队通过管网下地、雨污分流、古建筑修复、坡屋面改造等措施,重塑古街风貌,改善人居环境。此后,包括店头街在内的四大街区基本修复完成。

  “名城建设以修复为主,合理利用。不搞大拆大建,更不与民争利,配合生态文明建设,让美丽山城焕发新的光彩。”长汀县委常委兰思义说。

  “众星捧月”助名城

  如今,在古城长汀保护的核心区,“一江两岸”旅游主景区修复利用工程已渐趋完成,已完成太平双廊桥以及部分沿江亲水步栈道建设,西岸已完成登科牌楼、艄公楼、八喜馆、大夫第、朝圣广场、龙潭公园、济川门等的修缮。

  今年年初开放的八喜馆成为旅游新宠,本地市民及外地游客们纷至沓来。在八喜馆内,一楼是修旧如旧的古戏台,而在二、三楼的民俗长廊用生活再现的方式,生动展示了金榜之喜、婚庆之喜、添丁之喜等八大喜事场景,成为长汀客家民俗的重要展示基地。

  “立足古城原有的格局,紧扣历史文化环境,打造街区特色,提升名城内涵。”李靖生说,长汀针对历史街区的每条主街主巷进行特色分析,对核心街区文态和业态做合理布置。“东大街是古汀州的文化聚集区,就重点修复了天后宫等,而水东街是商业聚集区,就重点规划发展服务业。”

  据悉,目前四大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均在顺利进行,2011年,店头街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以民国建筑风格为主的水东街目前已完成宋慈路立面改造27栋,并将进行全面修复苏区“红色小上海”时期的特色沿街建筑群。

  以古城保护与利用为契机,结合全域旅游发展趋势,长汀在全力保护古城核心区这轮“明月”的同时,不忘红色、绿色等文化优势,着力带动核心区之外的“众星”提档升级,丰富旅游路线与内容,形成“众星捧月”的格局。

  其中,以红色文化为依托,红色旧址群4A景区景观保护提升加快实施,今年实施红军长征出发地旅游基础设施及红色文化创意基地建设项目,进一步塑造中复村“红军长征第一村”旅游品牌;依托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品牌示范优势,建成三洲汀江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河田水土保持科教园、策武南坑客家天地等乡村生态旅游景区,今年三洲汀江湿地公园的房车营地正式投用,成为龙岩首家、全省最大的房车营地;休闲旅游区方面,新桥“曲凹漂流”将建围屋酒店,客家山寨丁屋岭规划升级……

  在古城保护核心区外围,当地规划依托七里河自然水系,做大做足水文章,力促长汀城市格局古今融合,重现“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东岛西湖南栈道,十座城门九把锁”的大美山水之城。

  长汀这座默默的山城在推进名城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吹响了向外界推广自己的号角。从2013年开始,长汀连年举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系列活动及相关旅游推介:2012年邀请到莫言题写“客家首府,大美汀州”主题宣传口号;2013年举办了“成龙先生向长汀捐赠古建筑活动暨长汀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启动仪式”;2014年邀请了新西兰前总理珍妮·玛丽·希普利女士率团参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暨缅怀路易·艾黎先生”活动;2015年举行“大美汀州·飞虎长汀”纪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专题宣传,长汀的名城保护和旅游开发逐渐被关注,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凤凰已飞上枝头,长汀仍养在深闺。”这是当地人对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口中的两个中国最美山城曾经的评价,而如今,名城保护和利用促进了当地环境持续向好,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名城效应”已日益显现。据统计,2018年长汀县旅游接待人数达343.2万人次,同比增长18.8%,旅游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35.1%,而今年前四月,全县接待游客129.28万人次,同比增长31.6%,实现旅游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39.5%。

  未来,长汀将围绕到2020年文化旅游产业突破百亿的目标,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全县旅游景点“连点串线成面”,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名城保护 需下足精细化功夫

  “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这是著名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古城长汀的美一直让当地民众引以为豪,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路易·艾黎眼中这两个最美的小城的知名度却远不在一个量级,凤凰古城闻名遐迩,而古城长汀默默无闻。

  自2012年以来,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进程加快,这座深山古城才逐渐绽放它的光彩。与城市新建设不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更注重于历史文化的保存与修复,把握好“旧”与“新”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今年3月,山东聊城、山西大同、河南洛阳、陕西韩城、黑龙江哈尔滨等5个历史文化名城因名城保护不力被通报批评,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中,或是拆建古城进行房地产开发,或是拆真建假,或是违反规划大拆大建,或是拆建破坏山水环境,或是搬空居民后长期闲置,致使文化遗存遭到严重破坏,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

  这些事例对于长汀的名城保护工作提出了警示。所幸,长汀在名城保护中坚持“古韵”理念,就处理“旧”与“新”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原则办法:在保持街区、古建筑原迹、原貌留存的同时,修复那些“危旧破”建筑。同时,结合城市环境整治,推进历史街区周边环境优化,维持街区内传统手工业、传统作坊,保留街区的“烟火气”。

  目前来看,长汀名城保护与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而在城市建设中进行文化遗产保护,还需一如既往下足绣花般的精细化功夫。严格落实已经编制完成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总规和各项子规,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纳入城市体检,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

  同时,要寓保护于管理之中。注重精治,以疏解整治促提升,重塑街区生态,提升文物周边环境品质;推动共治,加强宣传,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增强全社会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法治,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打击破坏文物违法行为。(记者 戴敏 )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