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焦点新闻

精细化管理,“激活”漳州古城

2019-07-22 17:14

摘要:漳州古城百米“长桌宴”吸引了数万名游客。郑文典 摄 在千年府衙前回味历史,在石板巷里品味静谧,在骑楼下享受慢时光。没有喧嚣的车流,多了闲适的脚步……这是漳州古城现在的样子。 仅一个月前,古城还是另一番模样:一到夜晚或上下班高峰期,大批电动车

精细化管理,“激活”漳州古城

漳州古城百米“长桌宴”吸引了数万名游客。郑文典 摄

  在千年府衙前回味历史,在石板巷里品味静谧,在骑楼下享受慢时光。没有喧嚣的车流,多了闲适的脚步……这是漳州古城现在的样子。

  仅一个月前,古城还是另一番模样:一到夜晚或上下班高峰期,大批电动车流涌入古城,前后左右都是车鸣声。行人们挤在中间,无处可躲。

  如此变化,是古城“精细化管理”的生动实践。通过交通整治、增设公共服务设施等一系列举措,古城留住了“原汁原味”,又融入现代生活。精细化管理,正在全面“激活”漳州古城。

  化解交通“顽症”

  “每一个商号都是家族的传奇,每一家店铺都佐证着商业准则的内涵,每一个物件都是历史的承载。”漳州历史街区管委会副主任詹立群对古城的“家底”再熟悉不过:跟国内知名古城相比,漳州千年古城的历史不算悠久,规模也不够宏大,但它有自己独特的侨台风韵:游客们在台湾、南洋可以看到的古建筑,在漳州古城都找得到类似的。80%以上原住民还居住在古城,保存了非常完整的商业社会形态。而且,它还是全国唯一一个有温泉的历史文化名城。

  慕名而来的游客,不断刷新着漳州古城的旅游接待纪录——2018年,前来漳州古城的游客人次已超170万。但游客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古城正面临“二次治理”的艰难抉择。

  “2016年以前,汽车、三轮车可以进出古城核心区域。古城内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很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当时,政府下定决心,采取措施对汽车、三轮车进行限行,成效显著。”漳州历史街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李海光说,如今,电动车仍是古城难言之“痛”。

  “古城处于城市核心地段,它的内部道路是来往南北的捷径通道。居民习惯把它当作城市主干道使用。另外,老漳州人喜欢在傍晚时分骑电动车逛古城。电瓶游览车却无法驶入拥挤的古城。出于安全考虑,旅行团几乎不带游客进入‘夜古城’。”詹立群告诉记者,经过多次论证,他们决定根据2016年省政府批复同意的古城规划,划出古城核心步行区,这是提升古城品位不可或缺的一步。

  古城居民早已习惯骑车入家门的生活。设置步行区难免会冲击他们的生活习惯,怎么办?“我们挨家挨户收集信息,并把居民请到论证会上。古城共有1万多名居民,最终,只有100余户居民处于‘步行区’的古城核心范围。”詹立群说,他们为“步行区”居民及其子女发放了专用卡,提供了一系列专属服务,例如专属停车场、快递云柜,免费乘坐电瓶车等。

  考虑到现实生活需要,步行区的残疾居民可以使用代步车。快递、煤气、液化气等大件生活物品配送可以限时段进出古城。步行区以外的居民,可以通过其他出口出行。

  如今,古城变“大”了。外来游客,只要扫码支付1元钱,就可以坐电瓶车游览古城最精华的景点。“这些都是探索式的举措。精细化管理一定会有‘阵痛’和磨合期,我们只能根据情况不断调整。”李海光表示,步行区的设置伴随争议而起步,却赢得了出乎意料的开局,很快就点燃古城的人气。现在,旅行团争着前来洽谈合作。

  打磨品质古城

  古城不停地“迭代进化”,却仍有不少问题让人深思:古城的北入口处和台湾路、香港路等路段,它们有着各自的兴衰。只不过,眼下各自的命运却大相径庭:古城北入口处人流如织。台湾路、香港路等路段的纵深区域却门可罗雀。

  原因在哪?

  “古城的纵深处,灯光较暗。因此,我们从今年初开始,对损毁路灯进行全面维修,并设计夜景工程。灯光往纵深延伸,引导游客走入古城深处。”李海光表示,古城夜景采用漫反射的柔和灯光为主,给游客舒适而静谧的感觉。另外,台湾路的遮阳篷长短不一,挡住了老字号。这些问题,也在夜景工程的推进中同步解决。

  “古城里还有古城记忆馆、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非遗展示中心、灯谜艺术博物馆、古城文学馆等。以前,这些展馆一到周末就闭馆,饱受群众诟病。”李海光说,从6月中旬,这些展馆7天都开放,每天闭馆时间延长至21:30。

  “古城的价值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展馆服务做好了,就能让游客更接近古城的历史。这也是历史文化的代际传承。”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明文表示,漳州古城尚未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不在少数。目前,一些古建筑的修缮和布展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之前,我们从北京、上海请了一批学者参与修缮,发现他们对闽南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刻。现在,我们请的都是闽南一带的专家学者。”吴明文说,今年起,汪春源故居等一批“文化院落”逐步建成并开放,让古城焕发文化气息。

  下足文化功夫

  开席啦! 7月6日晚,漳州古城内的小吃示范街里,百米“长桌宴”吸引了数万名游客。面煎粿、莲子圆、麻糍、肉粽、卤面、沙茶面、四果汤、五香面……古城记忆,夹杂在每一味小吃中,从人们的舌尖滑入心间。

  古城内的徐竹初木偶艺术馆,十几位外国友人正饶有兴致地驻足观看。馆内陈列着各式木偶雕刻作品,既有传统名剧名角,又有传说中神仙、魔怪等形象。

  “与精细化管理同步的,是文化上的‘加法’。古城发展急需从‘粗放式’转向‘内涵式’,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展示力度。”李海光表示。

  “我们计划着,让剪纸、锦歌弹唱、木偶表演等非遗项目在古城内集中展示,游客们可以一边品茗一边观赏。游客们还可以走街串巷猜灯谜,猜中的游客可以到指定的联盟商家兑换奖品。”李海光表示,古城手绘地图和古城智慧旅游App正在抓紧设计中。

  “传统不能丢,商业也要做,吃饱饭才能传承文化。”作为竹编老艺人,张东海认为,商业和文化并非此消彼长的“敌人”。绝大多数古城原住民也并不排斥商业化,在古城旅游开发的初期,他们正是商业化的最大受益者。如今,一些炭精画、打白铁、竹编等的老艺人,也琢磨着做迷你文创产品,在商业化过程中逐步找到了生计。“不要一味追求游客数量的增长,衡量古城的‘终极标尺’,不是经济,而是文化。”詹立群说。

  锣声响起,一群扮相精美的木偶演员登场。穿越历史的时空,人们看清了古城发展的新方向。(本报全媒体记者 黄如飞 苏益纯 白志强 通讯员 郑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