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焦点新闻

泉州出台“1+3”文件 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

2019-12-31 13:38

摘要:守护自然珍宝 擦亮文化瑰宝 为记录家乡变化,延续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一场别开生面的百年“时间胶囊”封存仪式今日将在南安英都望都阁举行。活动共征集了英都各界人士记载传承优秀文化的70篇文章和图片,汇编成册,与当地的一些特产一道制作成“时间胶囊”

守护自然珍宝 擦亮文化瑰宝

泉州出台“1+3”文件 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

为记录家乡变化,延续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一场别开生面的百年“时间胶囊”封存仪式今日将在南安英都望都阁举行。活动共征集了英都各界人士记载传承优秀文化的70篇文章和图片,汇编成册,与当地的一些特产一道制作成“时间胶囊”埋入望都阁地下,留待百年后的人们开启。图为昨日,活动发起人在英都洪氏家庙整理将要封存的资料。

核心提示

26日,市委召开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加强新时代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会议。本期“东海潮声”,将为大家解读新鲜出炉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的“1+3”文件。看看文件在探索保护我们引以为傲、视如珍宝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方面有哪些实招,又将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环境带来怎样的变化。 

初心 从体制机制上 探索保护利用之道

泉州是一座“藏宝之城”,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自然珍宝、文化瑰宝?

“1+3”文件,包括一份《实施意见》,即《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 加强新时代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要全力守护自然珍宝、擦亮文化瑰宝,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从体制机制入手,把泉州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的经验做法,上升到制度规范层面,以制度形式加以固化并形成长效机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短板,则提出针对性措施,找寻破解之道。

三份《工作方案》中,《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工作方案》意在通过系列举措,逐步走出一条符合泉州实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让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群众,初步实现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方案》结合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构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保护体系,更好地体现泉州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时代风貌,延续泉州传统文化和历史风貌。

《关于建立泉州市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工作方案》将建立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确保泉州的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

全方位保护好利用好文化和自然遗产

《实施意见》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自然遗产资源四个维度入手,意在促进泉州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物质文化遗产: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

保护和利用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聚焦文物保护、文物安全,也要深度挖掘文物的价值内涵,打造泉州文化价值体系,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

文物保护方面,将健全文物保护管理责任体系,探索“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完善文物“四有”档案,加快实施文物保护规划,落实文物考古制度。全面推进文物安防消防工程建设,建立健全文物巡查制度和文物安全应急管理机制。 为推进文物的合理利用,将推进文博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强化文物博物馆单位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支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发展,推动建设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支持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等改造升级,充分利用海丝文物和涉台港澳侨文物资源优势,开展文物价值的挖掘、交流和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传统技艺跨界融合充满活力

聚焦非遗的活态传承、创新转化,我们在《实施意见》中看到不少地道的“泉州元素”,结合泉州特色的保护与利用措施,意在让民间文化瑰宝更好地薪火相传。

从整体保护角度,泉州将扎实推进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分类推进抢救性、传承性、生产性、整体性保护,建设好21个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

接下来,将加强南音、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等4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的保护传承。

要让非遗真正“活”起来,就要让这些高超的技艺更加“接地气”,融入百姓生活。结合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文化旅游等重点战略,泉州将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文旅产品和服务项目。高水平办好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世界闽南文化节等国际活动,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让传统工艺与文创、科技、制造业跨界融合。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保护

除了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散落各地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等,构成泉州城乡独特的风貌,也承载游子的乡愁。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就是要让城乡留下记忆、人民记住乡愁。

在《实施意见》中,有着眼于体制机制上的顶层设计,如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立法,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律体系,构建全市“一盘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体制机制,编制实施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国保单位的保护规划等。

也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那样的细节:全面梳理全市的闽南建筑保护对象,加快认定公布、登记造册、挂牌保护。通过统筹保护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山水格局、历史记忆,实践“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传承。

在原真性保护方面,对于历史建筑、历史街巷和传统村落等,多采用微扰动改造、低冲击更新、整体性保护、家园式管理等方式修旧如旧、保留原貌。

老建筑要焕发新活力,需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多样性发展。比如,深入挖掘蕴藏在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传统村落里的人居理念、营建智慧,使之适应新时代、服务新时代;深化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提升项目,达到串点成线、串盆成景,打造具有闽南特色的文化创意旅游带。

自然遗产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实施意见》提出,要探索建立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科学编制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专项规划,将把我市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生态保护空缺的区域,规划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空间,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

依托自然山水脉络,用绿道串起山林、水体、湿地、田园等自然资源,统筹推进生态屏障区、生态廊道区、生态体验区建设,打造山水田园城市。

实现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把《实施意见》落细落实,反映在文物保护利用方面,就是《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工作方案》,这份《工作方案》旨在探索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文物平安工程以消防安防为重点,为文物织起周密的“防护网”。加快推进文保单位安防方案编制和实施,年底前完成前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网监测,并逐步扩大到省级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力争在2022年年底前,推动完成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消防系统方案编制和实施;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省级以上(含省级)文保单位的电气线路套管敷设和智慧安全用电系统建设,并逐步推广。

文物保护基础工程着手建设全市性的文物保护修缮项目库。加快建成全市文物大数据库,开展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和基础信息整理工作,把文物保护纳入全市“多规合一”一张图工作。研究制定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导则和相关规范。

文化遗产活化工程聚焦做好文化遗产合理利用文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提升的优势、旅游优势和产业优势,推进文博跨界融合创新发展,把海丝文物保护利用打造成为全国的样板工程,打造富有泉州元素的文创品牌。

创新机制 延续城市传统文化和历史风貌

结合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构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保护体系是《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方案》的题中之意。

关键词:普查

在现有普查和申报认定基础上,将以县域为单位,组织新一轮普查,全面建立我市的“区域保护”和“单体保护”名录。

名录将包括历史地段普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普查,特色建筑物、历史遗迹普查,古树名木普查等。

关键词:挂牌

对各县(市、区)具备条件的历史地段、村镇、建筑、古树名木等历史环境要素,按程序申报或认定评级,不仅纳入法定保护名录,还要挂牌保护、测绘建档。

关键词:试点

——风貌管控试点。加快推进泉州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编制,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其他县(市、区)编制历史风貌保护规划,划定历史街区、风貌区、风貌道路等历史地段。村庄规划要包括风貌规划的相关内容,先行在全市145个村庄规划编制试点统筹推进。

——保护楼长制试点。 到2020年,各县(市、区)要在全市已公布的第一批1199栋历史建筑开展保护楼长制试点。

——总设计师制度试点。将于2020年,在泉港区峰尾镇诚峰村、安溪县西坪镇南岩村、德化县国宝乡佛岭村、台商区洛阳镇万安村试点总设计师制度。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永春县分别实施1个以上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总设计师制度试点,探索专家挂帅指导、团队驻点陪护。

——历史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试点。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试点。打造历史街区示范区,市级每年重点保护和改善提升10个以上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历史建筑租赁平台试点。研究出台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奖励补助规定,建立历史建筑保护基金,鼓励市场力量参与保护修缮并换取使用权,开展历史建筑租赁平台试点。

关键词:文脉延续

开展泉州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和城市建设文脉延续研究,对闽南建筑文化进行系统研究,总结提炼特色内涵和历史符号,融入城市新区建设。各县(市、区)要加快打造一批城市文化新地标、农村住宅示范房,展示文化脉络、提升生活品质。

关键词:工匠名录库

为壮大历史建筑的修缮队伍,探索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泉州将探索建立市、县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施工优秀企业和专业团队,建立健全修缮技艺传承人和传承工匠名录,开展“泉州传统建筑名匠”评选。

关键词:古建材研究

支持成立闽南传统建筑材料研究中心。扶持一批古建修缮龙头企业,鼓励研发新型古建修缮材料。支持建设一批古建构配件材料生产产业或者基地,探索古建筑构建建材产业化。

关键词:街区提升

因地制宜推进历史街区功能复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协调保护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和传统社会的社交网络,塑造特色空间场所,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

2021年年底,完成鲤城区中山路、泉州台商区洛阳古街、永春五里古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工程。先期启动鲤城区8条背街小巷、30个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提升工程。

关键词:古城功能疏解

开展古城功能疏解专项研究。探索古城的功能定位,通过引入文化产业,凸显古城文化保护传承的主体功能。延续和拓展历史建筑使用功能,鼓励“柔性使用”“润物无声”,深化“混合利用”,以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促进资源保护。

系统性保护自然生态景观与生物多样性

《关于建立泉州市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工作方案》通过四个机制,提升我市的自然保护地管理水平,分期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

创新差别化管控机制:根据各类自然保护地功能定位,分类有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合理分区,实行差别化管控。

创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机制: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产品体系,支持和传承传统文化及人地和谐的生态产业模式,推行参与式社区管理。

创新联合巡查执法机制:建立健全政府牵头、部门协作、整体联动的联合巡查执法工作机制,联合打击破坏自然保护地环境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

创新自然资源使用机制:全面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特许经营制度,鼓励原住居民参与特许经营活动,探索自然资源所有者参与特许经营收益分配机制等。

同时,启动自然保护地智能项目、自然保护地生态修复项目、自然保护地科研交流项目三大项目,建设“天空地一体化”智慧监测网络体系,实施自然保护地受损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建设生态廊道、开展重要栖息地恢复和废弃地修复等,不断提升自然保护地建设能力。(蔡紫旻 陈英杰 李冠鹏 文/图)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