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奇趣万象

博茨瓦纳用小毛虫款待宾客 虫干罐头成“国菜”

2013-01-23 10:01

摘要:图片说明:巴蛤蜊是博茨瓦纳人蛋白质来源。 国家旅游地理网1月23日 蟋蟀、白蚁、螳螂、蝎子这些听了叫人发毛的虫子却是非洲人餐桌上的美食。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博茨瓦纳等几个南部非洲国家,人们还以一种蛾子的幼虫作为补充蛋白质的原料,甚至将其作为款待贵

图片说明:“巴蛤蜊”是博茨瓦纳人蛋白质来源。

图片说明:“巴蛤蜊”是博茨瓦纳人蛋白质来源。

  国家旅游地理网1月23日  蟋蟀、白蚁、螳螂、蝎子这些听了叫人发毛的虫子却是非洲人餐桌上的美食。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博茨瓦纳等几个南部非洲国家,人们还以一种蛾子的幼虫作为补充蛋白质的原料,甚至将其作为款待贵宾的招牌菜。

  虫干罐头被送到大超市

  这种名为巴蛤蜊的虫子,是巴蛤蜊蛾的幼虫。这种蛾子主要在广泛分布于南部非洲的巴蛤蜊树上产卵。由于《环球时报》记者去博茨瓦纳采访时正值冬季,巴蛤蜊树树叶落尽,因此并没有见到活的虫子。但听当地人讲,每年春天幼虫活跃时期,整棵树上都爬满了虫子。幼虫大概有6到8厘米长,全身红黄相间,夹带着黑色条纹,身体的每一节还长着一个个向外突出的小刺。那丑陋的模样很难让人和招待宾客的美食联想到一起。

  每年三四月份,住在农村的博茨瓦纳人每天都要去房前屋后的巴蛤蜊树上采集成熟的毛虫。虫子抓来后,妇女们先是把虫子的内脏挤出来,用清水洗干净后用盐卤水腌制几个小时,再放在火上煮,最后拿到太阳底下晒干或放在火边烤干。所有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能够让虫干长期保存,每逢重大节日或者贵宾临门便拿出来品尝。不仅是博茨瓦纳,南部非洲很多国家包括赞比亚、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和南非都广泛食用巴蛤蜊虫。除了在集市上零卖以外,这些国家还把这种虫干做成罐头,送到首都和其他大城市的超市里出售。这样城里人也能够享用到这独特的美食了。

  定期向各国使馆空运虫子

  记者在博茨瓦纳北部小村庄的集市里见到了这种虫干。虫干被装在一个个大麻袋里,呈棕褐色或深黑色,外壳坚硬。当地人一般把它当做零食吃,茶余饭后大家一起聊天的时候经常摆出来嚼上几个,就像中国人边看电视边嗑瓜子一样。记者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虫干,迟迟不敢往嘴里送,在当地人的鼓励下,记者终于鼓起勇气把虫子塞进了嘴里。咬第一口的时候感觉有些微辣和微咸,是腌制调料的味道。慢慢的越嚼越是品出了香味,一种类似树叶纤维的清香味。巴蛤蜊虫还是南部非洲人补充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记者有一次参加博茨瓦纳驻中国大使馆在北京举行的国庆招待会,在宴会上见到了这种博茨瓦纳的国菜。大使介绍,博茨瓦纳外交部为了让常驻海外的外交官能够品尝到家乡美食,特意定期为博茨瓦纳驻各国使馆空运巴蛤蜊虫。这些虫子被提前在国内加工好,制成可以开袋即食的成品,然后再运到世界各地的使馆。

  小虫带来丰厚利润

  除了本地人食用以外,巴蛤蜊虫还被制成成品出口国外。它也成为南部非洲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南非和博茨瓦纳每年出口海外几百吨巴蛤蜊虫。这种不起眼的小虫每年能给博茨瓦纳带来800万美元的净出口收入。

  同时,巴蛤蜊虫也被认为是利润颇丰的产业。由于这种虫子繁殖能力强,因此仅仅依靠天然力量就可以获得丰收。据博茨瓦纳科研机构统计,每3公斤的巴蛤蜊树叶就可以产出1公斤的巴蛤蜊虫。而同样是博茨瓦纳支柱产业的养牛业,如果要生产出1公斤的牛肉则至少需要10公斤的牛饲料。巴蛤蜊虫是典型的低投入,高产出。现在博茨瓦纳采取像养蚕一样的方法人工饲养巴蛤蜊虫,同时种植更多的巴蛤蜊树。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