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第一重点

四季绽放:丹巴以全季文旅破局“花谢人散”困局

2025-03-27 15:52 国家旅游地理

摘要:3月25日,川西高原的春风拂过丹巴中路藏寨,百年古碉楼群被万亩雪浪梨云温柔环抱,“花开丹巴·为梨而来”春赏季在海拔2000米的海子坪启幕。

3月25日,川西高原的春风拂过丹巴中路藏寨,百年古碉楼群被万亩雪浪梨云温柔环抱,“花开丹巴·为梨而来”春赏季在海拔2000米的海子坪启幕。当非遗山歌乘着梨花香飘越山谷,这座“中国最美乡村”正用文化密码破译赏花经济的永恒命题——以藏寨肌理为纸、非遗传承为墨,书写“花谢人不散”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活动现场 供图 丹巴县委宣传部

操办完梨花季系列活动,丹巴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杜鹃又要开始下一轮忙碌了,“我们计划在暑假期间,举办‘夏纳凉’系列活动。”杜鹃告诉记者,丹巴县地处河谷地带,夏季平均温度只有22.4℃,正适合避暑纳凉。

从四季不同的资源入手,丹巴县着力延长“花期红利”。自2023年以来,该县便以“春赏花、夏纳凉、秋选美、冬沐阳”的思路开展“全季文旅营销”。

丹巴春色如画 供图 丹巴县委宣传部

杜鹃介绍,夏季和冬季,丹巴气候宜人,春季和秋季,又有梨花盛放的景象和传统民俗活动,为充分利用有利时间,给游客带来多元化体验,丹巴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培育了“土拨鼠乐队”等本土演绎队伍,还利用女子成人礼这一民间习俗,编排了《梨花下的成人礼——岁月织锦》等原创主题剧目。

依托丰富的演绎资源,“花开丹巴·为梨而来”主题活动将持续至4月上旬。

活动现场 供图 丹巴县委宣传部

四季营销成效初显,2024年,丹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突破400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人均涉旅纯收入、涉旅就业占比居全州前列。

更为重要的是,该县旅游淡旺季趋于平衡,这一点,直观体现在了甲居镇宝生居民宿的账本上——“以往12月至次年2月‌是我们的淡季,月均收入还不过万,现在冬季游客也多了,春节期间,我们的日均收入达到了8000元左右。”该民宿负责人奇玛青青告诉记者。

古碉藏寨 摄影 何曦

时间之外,空间是丹巴的又一抓手。丹巴县辖3乡9镇、140个村社区,其风土人情各异。

成都游客张萍在沉浸式体验后,特意延长假期探访古碉藏寨。在梨花节上搜集了各地的文旅推介资料后,她制定了整整三页纸的旅游攻略:到甲居看千年碉楼,巴底观土司官寨,东谷拍雪山溪流……更让她惊喜的是,除了自然人文风光,各地都有一些体验式项目,“我准备去学习嘉绒刺绣,再做一点藏香带回去当伴手礼。”

花团锦簇 供图 丹巴县委宣传部

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丹巴县制定了多元化发展路径,打造了以中路藏寨为代表的民宿产业集群;以丹东镇为代表的微田园综合体;依托甲居和梭坡古碉等区域IP,举办各类非遗体验活动,此外,还在10个乡镇大力推广“美人脆”苹果种植,推进农旅融合。

“目前我们还在搜集各乡镇的传统民俗活动,下一步准备将这些民俗活动系统化、固化开展。”杜鹃透露。

丹巴姑娘 供图 丹巴县委宣传部

顶层有设计,基层也有探索。

在甲居镇聂拉村,一片果园中苹果树已经萌芽,预计7月,这里的果树就会挂果。

“以往我们种植的美人脆成熟季节在9月之后,去年我们引进了早熟品种,争取让苹果的成熟季赶在暑假期间,为下一步发展农旅融合打下基础。”丹巴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高级农艺师刘新丽告诉记者。(宁渠)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