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地理视野

云南峨山:摆依寨:美丽彝村“绣”出来(图)

2020-08-21 00:59 yuxinet.cn 沈杰 杜丽

摘要:  用于拼接的贴绣半成品   摆依寨距峨山县城16公里,是双江街道宝山村委会下辖的一个彝族聚居村,既是“云南十大刺绣名村”,又是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

 


用于拼接的贴绣半成品

 

摆依寨距峨山县城16公里,是双江街道宝山村委会下辖的一个彝族聚居村,既是“云南十大刺绣名村”,又是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说,村中彝族妇女个个善于挑花刺绣,随身总会携带针线工具,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空就会情不自禁地绣起来。记者驱车前往摆依寨,聆听传说故事,一睹彝绣风韵。

寨子已有400年历史

沿易峨高公路走,很快就能找到摆依寨。这个寨子背靠青山,依山而建的摆依寨,彝家文化氛围浓郁。村民就地取材,以土、石、木为原料建盖民居,采用彝族土筑民居的传统技艺筑墙,以“灰瓦、白墙、红腰条”的风格进行整体设计,墙面绘制太阳、花鼓、牛头等图腾图案,门柱上悬挂玉米、辣椒以及木刻诗词楹联……

“摆依”究竟为何意?

摆依寨彝语为“西莫得”,意为森林茂密、柴多的地方。熟知摆依寨古今的村民柏又通说,据村里的文献记载:摆依寨村名的来历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400多年前),有一户摆依人(傣族)居住在寨子里,后来人们就把村名改为摆依寨。由于摆依人难以适应气候、环境,后来就迁往新平居住。人走了,寨名却留了下来。

2009年,修建易峨高公路时,施工人员从摆依寨附近的工地上挖出过古代土碗等生活用具,可以证明这里很早就有人居住。据文献记载,顺治十七年(1660年),易氏落脚摆依寨,后改为柏姓,与当地的普氏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至今已历经300余个春秋。

底蕴深厚的“彝绣”

彝族村寨里有“不长树的山不算山,不会绣花的女子不算彝家女”的古训。摆依寨彝族刺绣技艺是彝族文化传承中最出彩的部分,村里从七八十岁的老艺人到十一二岁的小姑娘,个个都能飞针走线。全村有70余名绣娘,5名民间刺绣技艺传承人。

摆依寨彝族绣品包括服饰和帽子、鞋子、围腰、背裳、挂件、首饰,以及背、扛、挎、捏等用途不一的包,近年创新出了抱枕、桌旗、床旗、沙发靠垫、笔记本外壳、化妆镜盒等精美饰品。

其绣品图案的配色,是摆依寨彝家绣女审美取向的体现。抽象的文字、符号、图腾,具体的日月、动物、植物等都是彝家妇女的拿手绝活。她们以挑花、贴花、平绣、锁花、叠绣等技法,长短针、套针、齐针、打籽针、辫针等十余种针法,搭配黑、红、黄、绿、白、蓝等主色,将各种图案绣在物件上,赋予了绣品做工精美、色彩艳丽、寓意美好等特点,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观赏性,适宜收藏。

村里几位有着几十年刺绣经验的老人说,摆依寨的刺绣靠口耳相传至今。彝家女孩,从七八岁就开始在大人的指导下学习刺绣。从简单的花边、单一的绣片开始,一直到节日盛装、婚嫁礼服、家居生活用品等。

完成一件绣品得经过选布、裱袼褙、裁剪、绘画、刺绣、拼接,六个步骤。彝族常选用黑、白、红、蓝几个主色的棉麻或土布,用糨糊将其逐层粘贴在一起,根据绣品用途来定厚度,待布晾干,一块布板就制作成功了。经裁剪,布板有了初步的形状。彝绣艺人会按个人喜好在绣布上绘制刺绣图案,或将剪好的图案,用糨糊粘贴在绣布上,再挑选彩色绣线进行配色刺绣。

80多岁的彝绣艺人柏秀英说,图案是彝绣的核心,而刺绣技艺的好坏是绣品成败的关键。遇到需要拼接时,则需将绣好的半成品,进行拼搭或再次加工,将其制作成新的绣品。

摆依寨彝族刺绣,于2009年8月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2012年8月,摆依寨彝绣围腰作品参加云南省工艺美术第六届“工美杯”精品评选荣获金奖。

2015年6月,在创意云南文博会第二届“云南十大刺绣名村”中,摆依寨从全省44个参赛村组中脱颖而出,荣获“云南十大刺绣名村”的殊荣。次年,峨山彝族自治县刺绣协会在摆依寨成立,聘请云南民族传统刺绣传承人、刺绣研发中心主任、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廖力耕为名誉会长。

针对市场的需求,协会以培训学习为契机,交流钻研,创作出桌旗、笔记本外壳、化妆镜盒等多种作品,将彝族传统刺绣文化推向市场。更让人欣喜的是,这门颇具彝族特色的手艺在村中彝族刺绣传习馆、彝文化传习馆、刺绣工艺大师创作室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记者 沈杰 杜丽 文/图)

责任编辑:马新

(原标题:无标题文档)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