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快递 第一重点

神州风采丨为什么“只有峨眉山”?

2024-06-18 16:51

摘要:前言: 五年前,著名导演王潮歌的新剧《只有峨眉山》全球首演。

前言:

五年前,著名导演王潮歌的新剧《只有峨眉山》全球首演。有媒体用“场面恢宏大气、表演形式独特、内容让人感动,是王潮歌继《印象系列》和《又见系列》之后《只有系列》开山之作”的评语点了“手工赞”。五年过去了,重看《只有峨眉山》,不禁连发三问:为什么王潮歌会以“只有峨眉山”点题?峨眉山为什么是第一个“只有”?“只有”与峨眉山之间的只有性、首推性、特殊性归因何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峨眉山的“江山如画、人生如茶、岁月如歌”吧。

一、峨眉与“江山如画”

中国文化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楚狂人”,就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那位。相关史料记载:楚狂人姓陆名通,字接舆,春秋时楚国人。因为敢笑孔夫子“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敢对楚昭王“遣使持金百镒,车马二驷往聘之”避而不见,遂赢得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狂人”之雅称。对于第一狂人的这两段故事,各家经典如孔家的《论语》、庄子的《逍遥游》、屈原的《涉江》、皇甫谧的《高士传》等均有记载,并引以为美谈。可就是这么狂的人,却拜服、隐居、终老于峨眉山(宋太宗有联题峨眉山曰:“天真皇人论道之地,楚狂接舆隐逸之乡”)。峨眉山为何能抚慰、消解、弥和第一狂人之狂,令其安居于此并甘之若饴?

陆接舆这样的狂人,大儒想和他说说话,他不与共语;大王想给他送送钱,他不屑一顾……峨眉怎样的如画江山,能让此狂折服并最终皈依——“江山如画”这个词,最有名的出处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词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能吟咏出江山如画的豪迈,既是因为苏大学士内心纯澈而又热血澎湃,也是因为其记忆深处照鉴着各种山河的美好。这种照鉴,正在峨眉山上。

苏轼与峨眉山一直走得很近,一是地理上距离很近,其家乡眉山东坡区距离乐山峨眉山市仅仅70多公里(而且,峨眉山本身就绵延于乐山眉山两市之间);二是心理上距离很近,他在诗词里反复吟咏峨眉山——

比如在《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中他说:“东望峨眉小,卢山翠作堆。”在《庐山五咏》中他说:“长安自不远,蜀客苦思归。莫教名障曰,唤作小峨眉。”在《雪斋》中他说:“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在《白水寺》(峨眉山中古寺庙)中他说:“但得身闲便是仙,眼前黑白漫纷然。请君试向岩中坐,一日真如五百年。”在《题孙思邈》中他说“先生一去五百载,犹在峨眉西崦中。”在《寄眉峰》中他又说:“峨眉翠扫雨余天……共将诗酒趁流年。”妙语连珠金句频出,对峨眉山之爱之思之望,跳跃于字里行间。他甚至愿意永远地守候在峨眉山附近——在《送张嘉州》这首诗中,这个心意更袒露无遗:“生不愿封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

可以说,在“颇愿身为汉嘉守”的苏东坡心里,这里是“江山如画”的认知起点,也是“诗酒流年”的永恒挂念。

而对于峨眉江山之美,除了苏轼,其它中国第一流的文人墨客群皆有名句来褒之誉之感怀之。如:陈子昂的“峨眉杳如梦,吾蜀有峨眉”;李白的“西看明月忆峨眉,归时还弄峨眉月”;杜甫的“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岑参的“复有峨眉僧,诵经在舟中”;元稹的“身骑骢马峨眉下,面带霜威卓氏前”;陆龟蒙的“峨眉道士风骨峻,手把玉皇书一通”;黄庭坚的“西瞻岷山兮东望峨眉”;杨万里的“峨眉山下三苏乡,至今草木文章香”;魏了翁的“弄破峨眉山月影,帘卷峨眉千丈冈”……真是两字峨眉,万里关情。

笔者亦有长句赞之:

夫峨眉之美也,在乎山川形胜,在乎山水有灵。如涓涓者而流符汶之水,有容于大渡也;如垒垒者而立四峨之美,竞秀于周天也;其花开也,千朵俏杜鹃;其日起也,万道涌金斓;其月上也,思君人可见;其雨霁也,翠扫小流年;其雪漫漫也,玉砌粉妆华藏殿;其云卷卷也,仙槎又度几人还。仰其山之高也,拜道拜佛拜菩萨,渺渺兮不谓其高自有仙;俯其水之深也,煮茶煮酒煮故事,澹澹兮不谓其深自流烟。三千世界襟怀里,一点灵犀水云间。

正是因为峨眉浓缩的如锦如花、如理如法、如歌如梦、如诗如画的锦绣江山,让第一狂人的狂气顿消,从此便忘了再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依偎于此,风雨安然。

二、峨眉与“人生如茶”

让第一狂人宁静下来的,还有峨眉山上的一杯古老的好茶。

中国有著名的四大茶产区:江南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北茶区。川茶,即西南茶区之头部品牌——谈起川茶,人们耳熟能详的、极具区域代表性的即是“三山一早”四杯茶。而这四杯茶中,故事最多、滋味最厚、粉丝最长情、得来之最不易的,还在峨眉山上。

在峨眉山15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野生古茶达16种之多。景区内数万亩珍稀茶园,分布在3000多种野生植物构成的浩瀚林海之间,形成了不同群落特征的林茶共生奇观。相关文献记载,峨眉山已有3000多年的种茶史。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这是一句佛家道家都在讲的人生论、生活谈、发展观。说人茶两如,颇有所类:茶在沸腾的水中浮沉,人在沸腾的社会浮沉;水温不高,沏不出好茶叶;磨砺不够,炼不出好人才;茶愈饮越发淡远,人愈走越能致远……所以有人说,要活出一段好的人生,需要好好体会、品味、感悟一杯好茶。

道家说这是茶道,佛家说这是茶禅。

而峨眉山的茶,其中之味更加丰富、更具层次、更有般若味。

峨眉之上千峰百峦,跌宕起伏,峨眉雪芽茶园掩映于楠樟柏杉之间,雾淞、雨淞、雪霁等三大奇特自然气候终年轮值。每逢农历10月,天降瑞雪。至隆冬后,白雪从山巅披落下来,高景区与中山区的森林尽被白雪覆盖。到了第二年农历的二、三月间,即雨水、清明时节,园中的白雪尚未融尽,雪野中峨眉山茶的新芽且开且合,在冬雪未融的高山林间艰苦萌发。让人想起佛法两大分支——“般若”“禅法”中的般若(bō rě),意思是“终极智慧”“辨识智慧”,专指“追索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

我们说峨眉雪芽之味是“般若”之味——九种茶香(毫香型、嫩香型、花香型、果香型、清香型、甜香型、火香型、陈醇香型、松烟香型)之外独树一帜的般若味。何也?这是峨眉普贤菩萨的神格、大山的性格、茶与雪雨风露的灵格、古往今来文人僧客群的品格共同决定的:天下第一的“大行”菩萨,苦法忍慧的思想与行动充满了“般若”之味。所以有学者指出“文殊菩萨倾向于思想、智慧、理论,普贤菩萨则更倾向对思想智慧的行动力、实践力、追索力。”而峨眉雪芽“雪中萌发,开合新芽”——故名雪芽,这枚新芽一萌发出来,就注定要忍风雪、忍霜冻、忍寂寞。这与普贤菩萨“入山求道,饥寒病疠,枯坐蒲团”的苦修何其相似。我们说峨眉山顶的普贤菩萨是位大行菩萨、求索菩萨、吃苦菩萨,峨眉林间的这枚雪芽又何尝不是一枚吃苦的灵芽呢?

吃尽了苦、受足了冻、撑开了雪,云蒸霞蔚而后新芽吐翠,霜浸雪润而后丽质天成。端起茶杯,品味这个过程,不正是另一层面的人生如茶、茶如人生么?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此与“峨眉三道茶”的养生茶诀也相呼应,佛家所谓观照般若者,谓慧心鉴达之用,其体即为般若。所以我们才说,自然灵性与造化智慧赋予了峨眉的佛香、茶香一体流芳,佛慧、茶慧一体入味,融之于山,便是峨眉雪芽的“般若”之味:苦行味、缘觉味、追索味、识践味、智慧味。

品此山茶,便是品世间滋味、胸中五味、人生况味。

三、峨眉与“岁月如歌”

早在春秋战国时,峨眉山即闻名于世。3000多年岁月如梭,虽然弹指一挥间,却留下无数的歌。陆接舆的狂歌、蒲公的采药歌、峨水的欢歌、采茶女的山歌、金顶的佛歌、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不恨时光如水,幸有岁月如歌。

2019年9月6日,大导演王潮歌带着她的《只有峨眉山》全球公演。峨眉山月、云影、村民皆为演员,在“云之上”“云之中”“云之下”三大有机融合的实景剧场中行进式演绎乡愁与人生——“云之上”是情境体验剧场,包含6大空间剧场,观众行进式观演。“云之中”是园林剧场,演员轻歌曼舞,与观众沉浸相遇。“云之下”则是在原风貌的实景村落里,为观众浸入式还原着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的人间故事。三个层次展现三千世界,云之上的川剧与现代乐器结合的磅礴大气,云之中古典之美与现代科技结合的神仙氛围,云之下古老而现代的光影流转……辅之以时空穿梭的竹影、布衣、长笛、钟声,以及那些“谁不是个背夫”的时代之问,“谁不挂念父母与家乡”的乡愁之思,把这曲峨眉山的歌推向了余音绕梁、催人泪下的高潮。

推向高潮的,不止这幕歌剧的歌,还有吸引游客、融合产业、拉动就业的歌。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业要“融”利要“合”。以此观照峨眉山,从走出去与引进来的角度讲:引得了消费市场进来的有一匹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佛教名山;走得到消费市场上去的有一盒峨眉雪芽的著名茶叶。那么,走出去与引进来之间,能让游客住下来的留客力如何进一步打造,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力如何进一步升级,区域发展的带动力如何进一步提振?

回顾漓江、敦煌的经验来看,《印象刘三姐》《又见敦煌》等都对当地经济产生了长远的拉动作用。“游客因为演出而多停留一天,就对当地的经济多提升一个能级”。显然,《只有峨眉山》的探索也在给出答案。《北京晚报》的一则报道给出一个生动的注脚:现在,“《只有峨眉山》剧场周边的地价已经开始升值,就连峨眉山下卖旅游纪念品的老阿妈也表示,有了《只有峨眉山》,来看演出的游客会比平时更多,我的生意就火了,收入能翻好几倍。老阿妈笑着告诉我们,她做建筑作业的大儿子被招进项目施工组,负责搭建剧场,小女儿被选进《只有峨眉山》当演员,我们一家子都在靠《只有峨眉山》吃饭了。”

春愁、离愁、望乡愁,此地不愁;

茶歌、游歌、山月歌,一曲欢歌!

结语:

我们说,江山如画、人生如茶、岁月如歌,也是人生三重境界的一个微观写照。江山如画是第一重:看山是好山,看水是好水;人生如茶是第二重,看它茶升茶沉、茶满茶空、茶浓茶淡,渐渐有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之感;岁月如歌是第三重:时光如水岁月如歌,蓦然回首,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品味人生三重境界是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渐悟”的。而要“顿悟”(禅宗的一个法门,相对渐悟而言的,指谓顿然领悟)之,只需要让自己安静下来,在峨眉山上花一两天的时间——转一转山,品一品茶,看一看听一听王潮歌的歌,便能大得其妙也。(作者:敬城,四川画报社评论员)

责任编辑:李雨恒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