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渎归海-北渎济水(济渎庙)
摘要:四渎归海 北京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的祭地之坛。在皇祇室内,石制的坛台上排列着木制的神座,分别是以五岳为首的15座大山,合称四渎的4条大河,还有古人认为包围着中国的4方大海。
北京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的祭地之坛。在皇祇室内,石制的坛台上排列着木制的神座,分别是以五岳为首的15座大山,合称四渎的4条大河,还有古人认为包围着中国的4方大海。
四渎,指的是南渎长江,西渎黄河,东渎淮河,北渎济水。
在中国最早的辞典《尔雅》中,已有“四渎”这一词条,释意是四条“汇入大海的河流”。在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 禹贡》中,对四渎也有记述。
西汉司马迁(前145-?)在《史记》中,记录了四渎已疏通,百姓已有了固定居所。东汉班固(32-92)的《汉书》中,更是有汉宣帝下诏将四渎列入国家祭祀典礼的确切记载。可见最晚到西汉时,四渎已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并且正式受到官方的祭祀。
从远古时起,中国人就有祭祀山河的传统,以此表达对自然的敬畏,祈求家国平安。而五岳和四渎作为山脉河流的代表,接受皇家祭祀,在文字记载中,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五岳朝天,四渎归海。现在,让我们追随这四条河流的脚步,继续旅行。
北渎济水
四渎是有独立入海口的四条大河。然而,在中国地图上,我找不到那条名叫济水的河流。我看到了这样一些城市,济源市、济南市、济阳市,名字是“济水的源头”、“济水的南边”、“济水的北边”的意思,似乎留下了济水曾经流过的痕迹。
原来,北渎济水是一条已经消失的河流。消失前的济水,发源于王屋山的太乙池,然后以地下水的形式向东潜流,在济源涌出地面,形成河流。济水继续向东,第二次潜入地下,越过黄河后,再次浮出地面。更为神奇的是,后来济水第三次潜入地下又浮出地面,最终流进渤海。资料显示,在河南省的济源市,现在,还保存了一座济渎庙。
济渎庙
十年级的国庆假期,我到洛阳,特意去了70 公里外的济源,首先去拜访济渎庙。
济渎庙位于济源市郊的庙街村,远远就可以望见。这座始建于隋朝的庙宇,现在是一处有着三条纵轴线的古建筑群,保留了一些宋元明清时代的建筑和文物,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源庙的大门,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据说这种纯木质叠架的大屋顶式牌楼,是一种罕见的古建筑形式。门后是宽阔的御道,两个小学生正在御道上踢足球,大概是工作人员的孩子,假期跟随家长一起来值班。
御道尽头是第二道门,清源门。清源,清流的源头。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们,崇尚为国为民、无私高洁的情怀,自称为清流,而那些谋求权势、品德低下的人,被他们称为浊流。济水几次从地下复出地面,始终保持清澈,尤其是它穿越黄河也没有被染浑,这一物理特征,正好被士大夫们拿来自喻。清流济水,有了精神层面上的象征意义。
穿过一座庭院,来到济渎庙的第三道门,德渊门。德渊,道德的渊源。济水虽然细微,却三隐三现,百折不回,守清远浊,终归大海。济水这种温文尔雅,洁身自好,坚贞顽强,自我实现的精神,正是古往今来的君子们孜孜追求的美德。而济水的源头,象征着这些美好品德的渊源。
走进德渊门,我非常遗憾地看到,供奉济水之神的主殿德渊殿,已是一片废墟。德渊殿在清朝时被焚毁,只有殿后的寝宫,济水之神的卧室,幸而保存。这一座北宋时期的建筑,屋顶平缓,黄瓦斑驳,是济渎庙中最古老的建筑。诺大的庭院里,只有一位老奶奶在一棵古柏前烧香。她慢慢地摆上水果和蛋糕,点上蜡烛,手握香柱,祈祷了很久。庭院两侧,环绕着碑廊,其中最有名的一座碑刻,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1254-1322)书写的“投龙简记”。
绕过寝宫,来到后院,眼前忽然开朗。龙亭后的龙潭,就是济水初出地面的地方了。我绕行龙潭一周,静静的池水倒映着四周的垂柳和亭台,说实话,并没有看到水中有涌动的泉眼,和传说中珍珠般的水泡。池水连通到旁边的庭院,那里石头栏杆围起了一个更大的池塘,小北海。池水清澈,可以清楚地看到水底的软泥和游鱼。前些年,人们在小北海中发现了一枚宋代的玉简。古代的皇帝们祭祀济水,把愿望刻在玉简上,派使者到济渎庙,将玉简和一条金龙一起投入水中,称济渎投龙。刚才我们在碑廊中看到的赵孟頫“投龙简记”,就记录了元代的一次投龙简仪式。
实际上,由于黄河泛滥,泥沙淤积,早在唐代时,济水断流,河道渐渐湮灭。所以,当宋代和元代的皇帝们派人来举行投龙简仪式时,当明朝和清朝的皇帝们派人来修缮济渎庙时,这条河流已经不存在了。后世的皇帝们,继续祭祀一条已然消失的河流,把它的庙宇修得极具规模,我想,这正是“清流”和“德渊”的力量吧。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清流、德渊所蕴含的,是美好高洁的象征意义。济水虽然消失,它的精神力量留存。似乎无形中,我也被这种力量所牵引,从北京的地坛,来到了河南的济源。
【作者简介张一帜(HARRY ZHANG),男,2004年出生,自幼在加拿大长大,2013年回到中国,现为清华附中国际部11年级学生。爱好旅游、摄影、人文地理、历史文化、影视制作、写作等,用脚步亲近过有代表性的中国名山大川,查阅了有关背景知识和历史故事等材料,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并用中英文撰写了游记。】
责任编辑:李雨恒
网友评论